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华图教育 2021-05-18 15:45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扶贫开发伟大斗争,锻造了‘上下同心,千方百计,精准务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不负众望’的扶贫开发精神。”这种精神,凝结着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和认识,体现了中国人民脱贫致富的智慧和勇气,必将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谱写新的发展篇章。

伟业造就伟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千百年来一直在与贫困进行艰苦的斗争。自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战争。我们有历史积淀,有党的领导,有人民的奋斗,有一批批穷困潦倒、顽强顽强的人,不仅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还培养了一大批伟大的精神。

伟人的灵魂领导伟大的事业。扶贫攻坚精神是具体而生动的,主要体现在党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坚强行动、坚毅作为上。三十五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致力于教育扶贫,点燃了大山少女的希望之火的张桂梅,用实际行动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以回乡奉献的姿态,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的黄诗燕,以及全心全意为党服务的模范人物,正是这些脱贫攻坚的楷模,带着对伟大事业的责任感和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才能以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精神力量,凝聚着一股众志成城的志气,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指出,“全党全国全社会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奋进,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更大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实际上,脱贫致富不是最终目标,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必须切实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使之更加坚实、更加可持续;必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使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今后每一项重大任务,都异常艰巨,其工作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都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加强大的力量。发扬良好的脱贫攻坚精神,不断激发全社会乘风破浪、奋发有为的精神力量,一定能继续创造更多让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

二、【模拟试题】

伟业造就伟业,伟业的精神引领伟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了‘上下同心,千方百计,精准务实,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不负众望’的脱贫攻坚精神。”

三、【答案解析】

第一,阐明表明态度的精神意义。“上下同心、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众望”的脱贫攻坚精神,是在脱贫攻坚的伟大斗争中锻造形成的。要发扬脱贫攻坚的精神,继续谱写新的辉煌篇章。

第二,阐述了脱贫攻坚精神的渊源。1.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在突出位置,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扶贫开发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首要位置,习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是我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2.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万千,但最根本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我们有许多事情要靠自己去做,从两次世界大战、改革开放到精准扶贫;3.扶贫干部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坚持不懈,任重道远。大多数的贫困干部,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危险的道路,到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贫困的人,在需要他们的地方战斗。例如三十五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回乡献身家乡、谱写新纪元青春歌曲的黄文秀等;4.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扶贫攻坚战不仅仅是扶贫干部的坚守,也是社会参与、人才回乡、贫困群众合作,为解决人类社会的顽疾,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上下同心协力,奋发有为。

第三,阐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1.造英雄,就是要有非凡的成就。在表彰大会上,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塑造了时代英雄,彰显了时代精神;2.鼓励继续为胜利而努力。今后每一项重大任务,都异常艰巨,其工作的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精神激励着我们奋发向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3.展现中国实力。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几亿人口的脱贫,这一成就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是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力量所在。

第四,阐述如何弘扬脱贫攻坚的精神。1.宣传工作。主要媒体、官方网站、新闻平台加强了对扶贫攻坚的报道,号召广大群众发扬脱贫攻坚精神,奋发图强,创造美好生活;2.专题教育。在政府机关内开展一系列的扶贫开发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认真贯彻扶贫开发精神,继续带领人民群众朝着第二个百年的目标不断前进;3.走进校园。把脱贫攻坚的优异业绩编入教材,引导新时代新人承担起时代责任。

更多推荐

从三方面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_遴选笔试备考

2022-12-27 22:55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佛系青年,躺平族为何流行起来?

2022-01-13 10:53

培育安全应急与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计划解读

2020-11-04 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