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落子”

华图教育 2021-04-09 09:49

一、【背景材料】

湖广熟,天下足”,“中通中达”,在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中,中部是关键一块。三月三十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新时期推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二、【解读分析】

近几年来,社会各方对区域发展的关注持续升温,从京津冀协同发展到粤港澳大湾区,从长三角一体化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经济发展热点、亮点层出不穷。然而,与上述区域相比,中部崛起的“动静”似乎并不大,甚至有学者直言:中部崛起虽然势头强劲,但一直是承接经济梯度转移的配角,在区域发展的赛道上始终是跟随者。

不管是配角还是跟风,中部地区留给外界的印象,确实和它的地位有一定的差距。就区域分布来看,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以10.7%的国土面积承载着全国28.1%的人口;从发展状况来看,中部地区资源丰富,交通发达,不仅工业基础较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毫不夸张地说,中部地区发展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中部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4月颁布实施,“中部崛起”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从那以后,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2009—2015年)》《促进中部崛起“十三五”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中部崛起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发展路线图。尤其是2019年5月,习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推进中部崛起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把中部崛起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以中部崛起战略为重点,充分肯定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明确提出要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更大贡献。也就是说,中部地区要在巩固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的基础上,坚持创新引领,以开放促改革,找准方向,发挥优势,促进中部地区绿色崛起。实际上,随着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中部发展优势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国家多项重大战略的叠加,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如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已进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安徽也已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而河南、山西则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武汉、长株潭都市圈建设,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也已提出。

目前,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已经具备,但中部地区实现全面崛起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摆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国“一盘棋”上来考虑,既谋全局,又谋局部。发挥中部地区制造业优势,巩固实体经济基础,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中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协作对接,有效承接传统产业有序转移和新兴产业战略布局,形成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竞争力强的制造业集群。不但如此,中部地区还应加强与其它区域板块的交流合作,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城市群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中部地区要素资源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顺畅流动的独特优势,使中部地区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的使命中,承担起更多的“中部作为”。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