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用脱贫攻坚事例讲好思政课

华图教育 2021-03-24 10:58

一、【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日子,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摘帽,12.8万个贫困村退出历史舞台,区域性、全局性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根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另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党的十九大提出,“教育是国家的大事,是党的大事。”这一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为思政课讲授提供了许多生动感人、令人信服的事例。

二、【解读分析】

让学生听党的话和党一起去。习总书记说: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听党话,和党一起走,担心国家担心人民的心,爱国爱民的心。摆脱贫困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依靠党的强大领导,依靠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质量,依靠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依靠继续坚持,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累计派遣了25.5万人驻村工作队、300万人以上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人的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在扶贫第一线奋斗,鲜红的党旗总是在扶贫的主战场上高高飘扬。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以消除贫困攻势为例,有助于表现中国共产党的强大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表现消除贫困攻势中党员干部无私奉献、遗忘死亡的崇高品格,使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团结引导人民克服困难,开拓前进的最可靠的领导力,增强爱党的心,永远听党的话,和党走路的自信和决心。

引导学生树立民情。习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主张为中国人民谋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求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美好生活而奋斗了很长时间。消除贫困的攻势使贫困大众明显改善生活,进一步揭示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理念的鲜明底色,大大提高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力和向心力。许多扶贫干部为大家抛弃小房子,与贫困大众结婚,承认亲戚,多年加班,在困难面前抛弃,在关键时刻能够支撑,把心血和汗水洒在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以前的旧土坯房,现在考虑到新房明亮的党政策好,人们心里很高兴,大众把感谢的心、幸福的心写在对联的门上,把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铭记在心。用消除贫困的事例讲述思考政治课,有助于表现党员干部的公仆感情,人民群众对党的真挚感情,教育使青年学生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练习坚强的能力,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共同命运

引导学生坚定的制度自信。习总书记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秀,一个重要方面是在重大斗争和挑战面前能否命令四面八方共同应对。在举国同心、合作攻势的国家行动中,党政军民学力量一处使用,东西南北扭绳,东部9省、14市合作中西部14省区市、307家中央部门定点合作592个贫困县,军队定点合作4100个贫困村,12.3万家民营企业参加了万企业合作万村的正确扶贫行动。积累力量的举动,不胜利的大众智慧的所作所为,都不行。8年来,中国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着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2000多万贫困患者接受分类救治,960多万人移动贫困窝……一组数据、一系列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体现,为好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管理体系为什么集中力量做大事、难事等显着优势,不断建立青年学生制度自信的思想基础。

引导学生承担时代的责任。世代有世代长征,世代有世代负责人。在战胜贫困的战斗中,很多青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使命负责,志向奋斗,成为先驱,克服困难,无私奉献,展现青春风貌。有些人刚离开校门就进入农村,成为大学生村官,有些人积极邀请,离开机关来村里,成为大众周围的年轻书记,有些人放弃在外面成功创办的企业,回到村子里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致富……他们以明亮的本色为决心,热心地踏上奋斗的道路,永远写下无悔的青春。青年向上,时代向前。高中思政课生动地讲述消除贫困的青春奋斗故事,讲述爱国之心、青春之志,激发青年一代的感情共鸣,引导青年学生拥抱新时代,进入新时代,将青春的梦想融入中国的梦想,使青春在祖国、人民、民族、人类的献身中更加辉煌。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