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习总书记访问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第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指出大思政课要善用,必须与现实相结合。思政课不仅要在课堂上讲,还要在社会生活中讲。
二、【解读分析】
教育是国计民生的大事,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工程。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重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发展。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习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容易讲好,是因为这门课要求很高。必须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针对性,紧密结合实际,使《大思政课》教学更深入、更有力、更有温度。
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实相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去把握,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摆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落到实处。把上亿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历史篇章作为丰富生动的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扎根在辽阔的中国大地,面向火热的社会实践,讲好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将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使思想政治课堂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频共振。
把“大思政课”与现实相结合,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有必要的。明确和深入地阐述了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把“四个自信”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讲好,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的定力和底气在哪里,决心在哪里,信心在哪里。把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作为最生动、最具体的教材,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讲清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下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结合实际讲好“大思政课”,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做好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课堂、教材和头脑中的运用,创新课堂教学语言,使学生愿意听、喜欢听,从而真正学真懂真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者先教为先,引导广大思政课教师自觉按照“政治强、情感深、思维新、视野宽、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练好基本功,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执政党的坚定支持者,更好地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职责。要坚持价值导向,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在思考的感悟中,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善用案例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分散式教学等方法,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