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让工匠精神成为更多劳动者的“刚需”

华图教育 2021-03-15 10:20

一、【背景材料】

全国两会期间,关于劳模工匠群体的话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有代表委员建议在国家层面为工匠群体设立中国工匠日。联络前杭州在全国首次设立工匠日,以及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工匠馆的开馆,可以说,崇尚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正深入人心。

二、【解读分析】

五年前,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各种工匠选拔活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成功举办,出台了《新时期工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这些都是为了加快高素质工业工人队伍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说到工匠精神,现在人们脑海里不再只有德国工匠和日本工匠了。从几十年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多次克服发动机喷管焊接技术世界级难题的高级技师高凤林,到从小砌匠成长为国际大赛获奖者的95后建筑工人邹彬,一个又一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国工匠,刷新了人们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若将工匠精神与工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上层建筑相比较,则职业教育、素质提高、待遇提高、激励保障等都是不可缺少的经济基础,是培养工匠精神的沃土。目前,这个基础还有待进一步巩固,既有政策还需要打通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工匠精神的内在动力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在全国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在调查中发现,由于考试制度和工资水平的原因,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但其吸引力仍然不强。事实上,促进工业工人素质提高,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也存在许多障碍。在提高高技术人才的待遇方面,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在提高社会评价的获得感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弘扬工匠精神离不开全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深刻理解和尊重。大力营造尊重劳动模式、崇尚劳动、培养工匠的浓厚氛围让劳动模式和大国工匠成为劳动群众中最闪亮的群体——全国总工会向全国政协第十三届第四次会议提交的题目是大力弘扬劳动模式精神劳动模式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劳动群众在实施十四五规划中努力工作。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追求卓越的品质精神,合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了解新时代的工匠精神,那么,今天,工匠精神的培养不应该局限于传统的工业工人,而应该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工人。特别是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都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工匠精神已经不仅仅是加速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工业工人队伍的标准,而是更多领域的工人抓住时代机遇,实现个人价值的刚需。

目前,各行各业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结构,努力推进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培养确实需要全方位、真正的支持。只有创造更多的条件,立更多平台,提供更多路径,工匠精神才能在更广阔的范围、更多的角落扎根、发芽。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