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

华图教育 2021-03-11 10:26

一、【背景材料】

国外学者将这种“惊人的统一”视为“中国神话”。密码在哪里?“文化认同是认同的最深层次,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是民族和谐的灵魂。”习总书记5日下午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内蒙古代表团时的讲话,揭示了各族人民同为一家的文化基础,揭示了中华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精神血脉。

二、【解读分析】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永无止境发展壮大的丰富养料。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诗经》是各地区各民族民歌的汇集,《楚辞》相当一部分被记录或整理为少数民族的礼歌和民歌。元曲的繁荣,有少数民族多方面的贡献。正是因为各民族文化相辅相成,中国文化才会永存。展开一个长长的历史卷轴,从赵武灵王胡夫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洛阳家家学乐虎”到“万里羌人尽汉歌”;正是因为各民族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才造就了灿烂而深厚的中华文化,从边疆民族的“衣下之衣”到盛行的“衣下之裤”、毛、舞狮、、旗袍等。今天到处都是。可以说,中华文化不仅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合,也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56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

“人心只属道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而且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追求同源价值观的民族精神。昭君离藏、文成公主入藏、凉州联盟、瓦夫人抗日、图尔古特回东、锡伯族千里护边等历史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精神是各族人民培育、继承和发展的。它已深深融入各族人民的血液和灵魂,成为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回顾历史,中国各族人民心连心、命运相连的斗争,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和非凡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族人民携手并肩。通过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不断提高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度,不断凝聚人心,精诚团结,推动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更加包容、更加凝聚的命运共同体,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航船乘风破浪,成功抵达荣耀的彼岸。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