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让人民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华图教育 2021-01-15 11:37

一、【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展示了“十四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美丽画面。在这幅美丽的图画中,“社会文明程度得到了新的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社会文明的新提高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任务。

二、【解读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目标。”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主力军,也是新的社会文明水平的分享者和受益者。只有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收获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不断增强。当前,中国的发展环境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要求,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更加强烈,享受更丰富、更高品位文化生活的愿望日益高涨,对社会文明程度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文明水平的新提高”,更好地保护人民的文化权益,不断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人离不开精神,国家离不开精神。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社会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对国家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可以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回顾过去,中华民族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培育和发展了独特而深厚的中华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强大的精神支撑。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社会文明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使国家富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中国的发展进程和世界发展规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大国的发展通常不仅仅是经济总量、军事实力等硬实力提升的过程,更是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等软实力提升的过程。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撑,就会失去活力、创造力和号召力。当前,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船中间游荡更急,人到山路中间更陡。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文化的引导和精神的支持。

更多推荐

【遴选金句】密切联系群众

2024-02-18 10:04

公务员遴选“发言提纲”怎么写?

2024-02-06 14:55

如何看待“座位焦虑”_遴选考试面试热点

2022-08-11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