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健康与福利大会上指出,要做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系工作,推进医院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转变;要显著提高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规范医疗行为,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体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67号)提出,要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运行效率的有机统一,实现医院治理体制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近年来,《管理会计基本准则》、《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意见》等相关文件提出,医院的运营效率要体现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为落实相关文件要求,促进公立医院优质发展,加快管理模式和运行模式转变,进一步提高医院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我们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二、【解读分析】
第一部分介绍公立医院经营管理的基本概念、一般要求和基本原则。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是对医院内部运营各环节的设计、规划、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的总称,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面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是科学配置、精细管理、有效利用医院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核心资源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应坚持公益性、整体性、整合性、成本效益性和适应性五项原则,在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和公立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下,推进核心业务工作与经营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
第二部分介绍运营管理组织体系的构建。第一,加强组织建设。强调医院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医院的经营管理,总会计师协助具体工作,各分管医院领导具体分工负责。医院应成立手术管理委员会,明确负责手术管理的部门,充实手术管理部门的人员力量。二是理顺运行机制。强调要强化决策机制,完善分工机制,细化实施机制,实现评价机制,构建反馈机制。第三,完善制度。医院应建立健全运营管理体系,明确组织架构、职责权限、决策机制、业务规范、运营流程等。,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空间设施、绩效、财务、资产、风险防控、信息化等各项管理制度。
第三部分界定了运营管理的关键任务。首先,明确管理范围。包括: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财务管理、强化资产管理、强化物流管理、强化临床、医疗技术和医疗辅助部门的运营指导、强化业务管理与经济管理的融合、强化运营风险防控、强化内部绩效考核、推进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二是优化管理流程。包括:梳理运营流程,评估运营流程,优化运营流程,推进流程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第三,加强信息支持。包括:建立运营管理系统和数据中心,实现资源的全过程管理;推动互联互通,实现业务系统和操作系统的融合;利用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运营数据仓库。第四,提高决策质量。包括建立决策分析系统,推进决策分析集成平台建设,加强分析结果的应用。
第四部分是加强组织保障。第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卫生和中医药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通过综合推广和试点推广相结合,引导公立医院落实经营管理要求;各公立医院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职责分工,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其他部门举办的公立医院参照本意见执行。第二,加强沟通协调。卫生和中医药部门要加强指导,帮助解决困难,保证经营管理的有效实施。医院应建立内部协调机制,积极反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第三,加强经验总结。各级卫生和中医药部门要挖掘案例,总结经验,推广;医院要提炼工作经验,及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