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聚集了大批创新人才,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重点。”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量,大数据在文化产业的创新、生产、传播、营销、消费等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迅速有效地重新组合文化产业各要素,促进跨界融合,催生新的文化产业模式和业态,重构文化产业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成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数字化经济时代,我们要运用好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思维,深入挖掘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文化产业由资源依赖向科技引领转变,由大规模消费向精细服务转变,由规模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解读分析】
应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传声筒”作用,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必须有知识产权、土地资源、人才、资金、税收等政策引导。大数据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反馈和评估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通过大数据收集国内外已有的相关政策、实施效果等相关信息数据,有助于更好地分析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对该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对比,对各政策的优缺点进行梳理,可以迅速找到政策制定者最合适的参考依据。第二,在政策执行之前,通过模拟政策执行环境,推导相关因素影响机制,对政策带来的影响和效果进行预测,以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为决策者建立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系统。第三,在文化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大数据能实时、动态地、全面地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记录、收集和分析反馈,及时调整政策或采取补救措施。第四,建立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文化产业政策评价体系,使政策评价更加客观、科学,有利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发挥大数据的“导航仪”作用,提升文化创意水平;作为文化产业创新的主要形式,文化创意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内容。大数据作为创新的重要工具,其作用是拓宽创新视野,拓展创新路径,记录创新过程,提高文化创意的广度和深度。首先,大数据可以促进文化产业各内容要素的大融合,有助于创造出符合大众需求的文化产品,从而不断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第二,通过对不同产业间关系的分析,大数据可以找出与其它产业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从而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形成“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和产品。第三,通过对消费者和文化生产企业的大数据分析,实现消费端和生产端的实时沟通和互动,以更准确地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判断文化消费的流行趋势,解决文化产业的结构性矛盾。第四,大数据可对文化产品创作过程从原料到产品再到消费进行追踪分析,辅助理清创作者思路,管理创意过程数据,优化创意管理流程。
发挥大数据的“助推器”作用,激发文化消费市场活力;首先,大数据能够收集和分析消费对象、行为、内容、期望等相关信息,从全局上把握整个文化消费市场,充分挖掘消费潜力,提升消费体验满意度,增强消费粘性。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明确文化产业市场定位,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深层的情感和精神需求,促进文化消费升级。第三,通过大数据改变和优化传播渠道,有助于不断提高文化服务的效率,实现文化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为消费者提供轻松、舒适的文化体验。第四,大数据能有效地避免买卖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找到供求平衡。对企业而言,大数据可以通过各种信息平台收集到大量与消费有关的一手资料,从而有助于指导企业进行科学决策,减少产能过剩产品的生产,增加对供不应求的文化产品的投资,从而实现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消费者而言,大数据为消费者了解文化市场提供了全方位的视野和精确的信息服务,使消费者更快速、更方便地获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