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杜绝形式主义,防止基层培训变味

华图教育 2021-01-04 14:29

一、【背景材料】

年底往往是基层事务最忙的时候。但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平均时间不重视学习和培训,在年底进行突击,以满足既定的培训时长要求。基层干部不仅要参加培训,还要做好本职工作,既不能保证培训效果,又增加了工作强度。改变了口味的学习和训练值得警惕。

二、【解读分析】

从客观上说,培训是干部开拓思路、提高本领的有效途径。有的地方把培训工作做得很好,对促进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每年各单位都会对培训时间进行明确的规定,学习培训安排合理,也都能达到要求。但是,有些地方平时不重视,年终搞突击,让基层干部无所适从;有些地方把参与学习培训作为考核工作态度、专业能力的依据,甚至把参加学习培训与晋升职称挂钩,使基层干部不得不参加;有些地方设立各种考试、名次,使基层干部疲于奔命……种种,不仅偏离了培训的初衷,更成了基层的新负担。

草根训练为何变味?起源于形式主义。为应对考核任务和指标而进行的突击培训,不考虑基层工作实际和干部承受能力,是典型的形式主义。除突袭训练的问题外,训练的形式主义还表现在训练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训练方法“新瓶老酒”,不走心,难入脑,考核环节“做表面文章”。只要资料是足够的,至于起多大的作用,看起来就不在考虑之列。所有这些都提醒我们,作风建设是永远的,反对形式主义是永远的,不能停步。唯有彻底清除旧的形式主义,坚决防止新的形式主义,才能使学习培训真正成为基层干部能力提升的“加油站”、成长进步的“助推器”。

更有甚者,形式主义的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其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责任感缺失,以大张旗鼓的形式代替实实在在的落实,以光鲜的外表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基层干部反映,只有“大刀阔斧”地开展学习培训,一些领导才有政绩。所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求真务实”四个字。培训主管部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责任感,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培训的重要意义,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从基层干部能力建设的需要出发,合理规划培训内容,科学确定培训方式。监督检查还应注重实效,对年底突击搞培训、落实培训要求不力、搞形式主义花拳绣腿的,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一查到底。

事实上,很多地方在开展培训时,都是围绕着建设新的发展模式、核心科技创新、社会治理等热点问题安排专家讲课,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高质量的竞赛考核和奖励机制,激发了基层干部的培训积极性。合理优化培训活动,丰富培训载体,创新培训形式,激发基层干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消除培训形式主义、提高培训效果的重要途径。训练就是为工作服务,就是为学习而学习,只有把训练与基层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才能提高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