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打通数字信息在乡村治理中的“最后一公里”

华图教育 2021-01-03 13:31

一、【背景材料】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数字智慧水平”。目前新生代信息技术空前活跃,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数字化抗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城市相比,数字信息在农村基层的应用仍然存在着观念转变困难、基础要素缺乏、内生动力不足等“城乡鸿沟”,只有紧扣数字信息与乡村治理融合的“三新”,做好“三实”,才能打通数字化乡村的“最后一公里”。

二、【解读分析】

在新观念上实际招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大数据提高国家管理现代化水平。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中国乡村管理现代化指明了新的方向。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数字化管理正在蓬勃发展,城市居民的衣食住代码上通行,各种民生需求在线完成,但部分落后于农村地区,村干部尚未明确认识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优势,仍习惯于传统的扬声器+纸笔管理方式,乡村管理的毛细血管难以数字化,政策的最后一公里难以实行。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85亿人,在如此庞大的体量下,应充分发挥乡村数字化管理优势,基层干部应打破思维束缚,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从经验转向数据分析,从被动处理转向预测,接受新观念,学习新技术。

在新的基础设施中下实功。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阻碍。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仅达46.2%,城乡之间仍存在差距,许多落后农村存在有技术无土地,有人才无路的现实困境,基础设施先进农村积极适应发展新趋势,如浙江省建设的乌镇管家联动中心、甘肃省建设的村享信息平台今年5月发布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提到,到2025年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新基础设施推进工作中下好功夫,改善乡村信息应用辅助环境,加快宽带乡村工程建设和试点工作,推进城乡信息流、商流、物流自由流,促进数字信息在乡村管理过程中有效融入。

在新模式下看实效。管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只有乡村管理能力实际提高,数字管理模式的普及才能更有动力。一些地区摊薄饼式的推进管理模式,因地制宜,不结合当地特色设计。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和人民条件,广西巴马县才能在新模式上看到实际效果。例如,广西巴马县为每个农民建立了信用档案,浙江三林村为村情设计了1+1+6+N的数字农村建设模式,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村干部和农民是最朴素的社会集团,只有真正感受到新的管理模式的优势,在信息发展成果上有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积极实行合作,发挥自治新的能效。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