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优秀年轻干部要把做老实、老实、老实、老实作为人生信条”,“加强自我修养,正心性,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则,‘心不动,微利诱人,目不迷五色’。

二、【解读分析】
近年来,各地重视培养和培养基层和困难地方的年轻干部,选拔使用了经过实践检验的优秀年轻干部。在基层调研和采访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年轻干部朝气蓬勃、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坚韧不拔。他们在脱贫的战场上奋力拼搏,冲上工程建设的阵地,探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为各项改革发展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在和年轻干部聊天的时候,经常能听到他们说:“年轻人精力充沛”,“年轻人要有一点不怕困难,不怕前狼后虎”……正是这种心态,让他们不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迅速成长为人才。
现实中也有少数年轻干部把青春当资本,“花不完”,以至于厌倦了青春,不敢承担责任,不愿意做事。有的太爱惜自己的羽毛,怕碰到“烫手山芋”;有的缺乏奋斗精神,心态盲目求稳,毫无生气;有些人误解了组织的关怀,把年轻干部的多岗培养看成是“镀金”。工作方法上,口号多,落实少,声明多,行动少;在具体工作中,我爱做容易出成绩的聪明工作,不愿意做打基础、造福长远的慢活;表面上看,他们有很大的亲和力。他们其实不敢跳下来解决群众真正焦虑和渴望的问题,不敢跳下来解决企业合理合法的诉求,没有触及问题,没有矛盾,没有钉子。对于这样的年轻干部,要“动态更新”,调整那些不承担责任的人,注意补充新的优秀人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一潭活水。
青年是年轻干部的财富,不能成为负担。越是有前途的年轻干部,越是要把他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送到改革发展的第一线。柔软的肩膀承受不了沉重的负担。正是因为年轻,你才不得不沉下心来工作,你才没有钻业务、做一线、爱一线、做一线的烦恼;更重要的是,要有岩石般的信念,钢铁般的意志,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挺身而出,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扛起重活,打硬仗,吃苦耐劳。对于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用苦干岗位和重要岗位磨炼他们,给他们沉重的负担,在困难紧急的事情上挨打。当然,年轻干部精力旺盛,敢作敢为,容易出错。我们应该鼓励大胆探索,允许工作中的错误,坚持“三个区别”。用真正充当军官的年轻干部,让平庸的干部无法相处,优秀的年轻干部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