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春观花”、“夏凉”、“秋采”、“冬趣农事”……前不久,2020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游(冬季)推介会活动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举行,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发布了美丽乡村休闲游(冬季)60条精品线路和187个精品景区,为城乡居民推荐冬季放松的好去处。日益丰富的产品类型和不断完善的产业体系为农村休闲旅游开辟了发展空间,为人们美好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

二、【解读分析】
“家家户户门前有水,院中花香。”在田野里,在水乡,在森林里,在山河里,享受风景,享受民俗,体验民宿,享受美食……近年来,从“小生意”到“大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可谓数量与质量并重,口碑与口袋双赢。纵观当前的文化旅游市场,乡村休闲旅游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农村休闲旅游接待游客33亿人次,业务收入超过8500亿元。不再是农舍、采摘园等单一业态,而是创意设计、餐饮住宿、文化创意商品、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经营;它不仅是自然风光、休闲度假的传统开发,也是文化体验、生态保护和养生的复合价值。它不仅符合城乡居民消费扩张和升级的趋势,也符合大众旅游和全球旅游的需求。乡村休闲旅游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乡村旅游市场欣欣向荣,受益于转型升级的机遇,也蕴含着提高农业效率、增加农民收入的内在动能。一些地方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地方特色,打造多元化、特色化、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有些地方以游客体验为主,努力做到“吃、住、行、买、娱”,有力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农产品加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到农村特色产业的出现,从农村新型服务业的稳步增长到农村创新创业能力的明显提高,农村休闲旅游日益成为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从长远来看,乡村旅游的意义并不止于此。如果说增加就业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直观效益,那么倡导文明时尚、促进生态保护、优化基层治理是不可忽视的潜在效益。甘肃省兰州市的分火茶村,通过开展祭礼、会书、改风俗、建家风等活动,让游客感受到风景之美,也感受到内涵之美、文化之美、精神之美;浙江湖州玉村,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到“卖品牌”,走上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绿色发展道路;四川成都站七村整合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推进乡村旅游的“美丽蝶变”,也要克服发展中的问题,解决成长中的烦恼。现实中有些地方已经大拆大建,同质化现象依然很多;有的村落管理粗放,管理混乱,游客体验差;在一些地区,旅游业的季节性很明显,这使得它很难形成可持续性...这说明发展乡村旅游不是简单的“开门迎客”,而是必须因地制宜,善用形势,提升乡村旅游的质量和效率。一方面要弥补基础设施建设的出行难、停车难、上厕所难等不足,丰富产品供给,提高旅游质量;另一方面,要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将地方风格、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旅游需求有机结合,努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既回应游客对“诗与远方”的追求,又更好地承载展示乡村风貌、实现乡村振兴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