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发展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为党和国家育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解读分析】
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人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学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理直气壮地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民族情怀教育,全面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地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在健全学科支撑体系,推动各类课程协同配合,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等方面下工夫,注重学生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师专师资培养办学特色。教书育人,教师为本。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生命的时代使命。”构建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不断优化的重要支撑。应加速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类院校参与的有中国特色的师范教育体系。一是强化师专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坚守初心,强基固本,牢牢把握师专的办学定位,真正把师专办得更好,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四有”好教师;二是大胆改革,着眼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未来时局”,吸引更多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选择师专,培养更多优秀教师,让优秀学生成长为能教善育的大师级人才。
提高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战略水平。他指出,“要立足于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服务,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具有东西两翼特色的教育发展空间格局,提升教育为区域发展战略服务的水平。”大学要以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实施国家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特别是在实现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中,创新教育“扶智”路径,促进区域人才均衡发展。面对中西部和欠发达地区“下不去,留不住”的优秀教师,我们积极探索新时期“强师”计划,为贫困地区师范院校提供“量身定做”师范生政策,加强与地方的办学合作和对口支援,通过教育帮扶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巩固脱贫成果,促进农村振兴。
注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深入开展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必须着力突破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关键环节,特别要着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资源,推动教育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创新,提升义务教育均等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增量提质。要充分发挥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作用,构建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建立更加科学公正的考试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职称、职务和考核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