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全国人大二、三、四次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函〔2018〕126号),根据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发展改革委起草了《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
二、【解读分析】
《实施方案》基本思路是:第一,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批示精神;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从淮河流域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高质量发展,着力增强欠发达地区高质量发展动能,努力在构建国内大循环、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的新格局中实现更大作为,在加快建设美好安徽的进程中取得更大进展。第二,突出国家重大战略对接。紧贴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政策导向,紧扣关系安徽“十四五”发展的大平台、大工程、大改革、大行动,将淮河流域安徽段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和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高瞻远瞩,扬帆远航。第三,突出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根据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把"三大一强"专项行动和"1515"工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筑牢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生机勃勃、和谐有序、绿色发展的淮河(安徽)生态经济带。第四,突出抓好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抓好河湖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城市防洪安全,抓好灾后重建、尾闾通畅、水系连通、淮河入海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一轮"一规四控"工程,推进重点工程建设。
《实施方案》共九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总的要求。第二部分是二到八章,是重点任务。第三部分是第九章,保障措施。首先,总体要求。提出了到202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河流、湖泊、生态环境和城市防洪安全能力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目标,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活力明显增强,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格局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优势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皖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品牌影响力初见成效,现代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区域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建成,绿色发展体系更加完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美丽淮河(安徽)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产业分工进一步优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面建设美丽宜居、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带。
第二,重点任务。一是建设水清岸绿的美丽淮河(安徽),包括加强对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构筑沿淮生态屏障,促进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包括建设高速铁路网,优化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淮河水道,推进交通枢纽建设,建设现代化信息网络。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培育壮大服务业等;四是推进乡村振兴,包括提升农业发展质量,繁荣乡村文化,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改善农村民生保障等。五是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升中心城市的功能品质,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积极推进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市化进程。六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包括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七是提升开放合作水平,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平台,加强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合作,等等。
第三部分,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空间规划引导、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项目支持、加强协作配合、加强监督评估六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空间规划工作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