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扭转了育人的倾向,回归了育人的初心,瞄准了治本的顽疾,扭转了功利化的倾向,内涵深刻。要在新的发展阶段上,进一步找准工作着力点,使《纲要》真正落地生根,务求实效,使我国教育走上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需要政府、高校和教师等各方共同努力,共同落实。
二、【解读分析】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认真组织好总体规划的有效实施。《总体规划》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改革教育评价的坚定决心。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把当前和今后开展相关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行动纲领。为了有效实施总体规划,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主动承担监督实施的责任,努力在全国扎根。具体来说,首先,教育评估计划的实施被视为评估各级党委和政府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积极研究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如一定的奖惩机制、工作实施细则和管理措施,以及相应的人员和财产保护措施;最后,要及时开展总体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估和经验总结,及时宣传好的实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各级高校要切实肩负起实施总体规划的主要责任,以落实文件有关规定为契机,实现办学方式的科学转变。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各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战略意义,认识到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是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出发点;其次,要加强组织领导。高校要积极行动起来,以实施《总体规划》为抓手,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高等学校要加强教育评估改革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成立专门推进教育评估改革的工作组,形成学校整体领导和基层学术组织、行政服务机构共同工作的工作氛围;最后,要积极推动实施方案的实施。在充分理解总体规划的精神和具体措施后,高校应采取积极行动,加强相关学校政策文件的修订和完善,加强教育评估实施者的财务保障,注重积极引导,注重风险评估和防控改革。
教师应该主动改变观念,把致力于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总体规划》正式颁布后,高校一线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把致力于教书育人作为自己行动的基本准则。首先,学校要为教师投身教书育人创造有利条件,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荣誉奖励等方面进行实质性改革,扭转过去过于重视科研而忽视教书育人的局面;其次,教师要主动转变观念,积极行动,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关爱学生、自身道德修养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有更高的标准;最后,要进一步严格监督管理师德师风,对损害教师形象、行为不端的教师给予更严厉的处罚,营造清正廉洁的学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