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驱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华图教育 2020-11-17 22:36

一、【背景材料】

这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形成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为补充的新发展格局。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新的发展模式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因此,必须对经济全球化、国际大循环和对外开放水平提高等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二、【解读分析】

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联通和交易所。在经济全球化面临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冲击的时候,中国仍然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因为我们坚信,经济全球化仍然是历史趋势,国家间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国际经济互联互通和交流仍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纵观人类发展史,它是一部始终朝着更高效率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的进化史。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逐渐从自给自足发展到专业化分工,分工逐渐从家庭发展到地区和国家,甚至发展到全球价值链,从而带动了国际金融和投资的发展。这个进化过程不是偶然的,而是人类历史的必然选择,因为它代表了更高水平的效率和生产力。无论是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还是个别国家的保护主义,都无法打破人类社会演进的主旋律。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是对外开放。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开放型世界经济建设,让高水平的开放在国内外双循环中发挥更好的带动作用,即选择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

“两头在外”的国际环流动能明显减弱。适应中国目前的发展阶段和环境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而不仅仅是应对新冠肺炎经贸摩擦和肺炎疫情的短期战略决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向全球市场供应各种制成品,形成了市场和资源并重的国际循环,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也很明显,就是严重依赖外部资源和市场。一旦出现技术“卡脖子”、能源市场动荡或重大经济危机,外部投入冲击会对内部经济和金融产生很大影响。

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国内和国际双循环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国内大流通释放的活力有利于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中国收入水平和消费率的提高,以及世界最大的中产阶级的壮大,消费正成为需求方拉动中国经济、形成国内循环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中国消费需求的扩大为其他国家的企业提供了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红利的更大机会。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也将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源和因素进入中国,创造更多的增长机会。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了高水平对外开放应注意的两点。首先,所有愿意与我们合作的国家、地区和企业都应积极开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格局。第二,越开放越重视安全,越要统筹发展和安全。这说明开放合作是战略层面的,要从整体上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与所有遵守市场规则和契约精神,不损害中国国家和企业合法利益的国家、地区和企业进行全面合作。同时,在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要增强风险防控和监管能力,为各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预设“政策工具箱”,坚决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更多推荐

2019-2023中央遴选招录情况

2023-10-04 19:2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3-13 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