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畜牧业优质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畜牧业整体竞争力稳步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畜禽产品供应安全大幅改善。猪肉、牛羊肉、奶源、家禽自给率分别为95%、85%、70%左右,禽肉、禽蛋基本自给。到2025年,畜禽养殖规模率和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70%和80%,到2030年,分别达到75%和85%。
二、【解读分析】
畜产品加工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人均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蛋奶已成为人民群众的“菜篮子”。近几年来,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牧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支持和保障体系不健全,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不强等。
“意见”的一大亮点是以畜牧业机械化为重点,提出了要制定畜禽品种规模养殖设施设备主要配套技术规范,促进养殖工艺和设备一体化。选育、推广一批机械化全过程养殖场和示范基地。农业部畜牧兽医局局长认为,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的支撑。在畜禽养殖业方面,加快推广先进的饲喂设备,年出栏5万头以上的肉鸡饲喂机械化率达到64%,全国70%以上的奶牛牧场都配有全混日粮搅拌车。大型蛋鸡生产企业在产品采集环节中自动化集蛋设备应用比例达70%。机械挤奶在全国达到95%,规模牧场全部实现机械化。饲草加工的全过程机械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省以机械化为基础的粮改饲工程专项服务组织达到801个,养殖合作社达到4210个。
然而,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还不高,主要是中小规模养殖场,大部分属于低投入低产出的生产模式,现代化设施设备应用明显不足。以生猪为例,杨振海说,大多数规模猪场的设备都很落后,缺乏自动化、环保控制等设备,机械化程度普遍较低,饲料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0%以上。为此,必须以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提高设备和装备水平,并大力发展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养殖。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建设,将推进技术进步与提高设施装备水平相结合。该意见的另一个亮点是聚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区整县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机械化施用液态粪肥。在种植业生产中,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使用粪肥。
江西省赣州定南县是全国生猪调出县。从今年开始,该县将统筹处理养猪业与环保的关系,优化生猪产业布局,指导非禁养区内环境承载能力允许的增养补栏工作,鼓励支持种猪和规模养殖场扩大生产规模。本地建立了岭北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收储养猪场粪污,采用纤维水解、高温生物降解等技术,对其进行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实现从粪污处理到沼气发电和有机肥生产的转变。畜禽粪便的大量排放,不仅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压力,而且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迫切需要资源化。目前农业用肥仍以化肥为主,因施用不当,土壤性状恶化,畜禽粪便作为有机肥原料,可提高土壤肥力。
各地要严格按照以田定畜、以种定养的原则,从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等方面协同努力,构建生产生态共生的畜牧业发展格局,加快补齐粪污收集处理、粪肥施肥设备、种养循环等方面的机械化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