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系统解决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质量不高的问题。建立“国家宏观管理,省统筹保障,学校自主实施”的管理机制,引导地方学校由“如何看”向“如何做”转变,转变职能,提高效率,激发地方和学校改革活力。这个以职业教育未来发展为主题的文件,到底勾画了怎样的蓝图?接下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在哪里?
二、【解读分析】
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将更加健全。行动计划建议加快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一是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分层分类、系统联系构建职业教育学校标准和专业标准,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完善学位制度,完善各种标准动态更新和执行情况检查机制。二是完善学校质量监督评价机制,制定职业学校学校质量评价方法,建立技能检验、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检验等随机检验制度。三是建立高素质专业管理团队,健全完善职务评价、分配制度等方法,加强职业学校校长和管理干部培训,建立政治优秀、品德高尚、业务优秀、学校管理团队。这位负责人介绍。《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推进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建立各级教育训练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
对此,将重点开展三项工作:一是健全服务全国人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加快建设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二是落实职业学校,实施学历教育培训的法定责任,支持职业学校承担更多培训任务,推进更多职业学校参与1+X证书制度的实施,引导职业学校和领导企业共同建设示范员工培训基地。三是加强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高行动,选定一批示范性继续教育基地、优质继续教育网络课程、社区教育示范基地和老年大学示范学校。
职业学校的层次结构会更加合理。《行动计划》提出了进一步明确各级职业教育学校定位和发展重点,系统设计、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对此,加强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大致相当,优化中职学校布局,使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巩固专业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国工匠、工匠,运输区域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该负责人表示,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将本科职业教育发展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根据产业需求和行业特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适度扩大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培养规模。
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将不断深化。《行动计划》提出深化职业教育考试招生改革,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合理分流,为学员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对此,要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计划分配和考试招生办法,保留高职院校考试通过普通高考的渠道,保持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主要渠道。规范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形式,各地将技术人员学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逐步取消现行注册招生和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业贯通,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除入学条件。该负责人告知记者,此外,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职业技能考试分数在总分数的50%以上,考试形式以操作考试为主,必须充分体现职场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的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制度,鼓励高职学校和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同招生。
同时,全体人员全过程全面培养人员,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提高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与党一起走,在职业学校认定三全培养人员典型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德育特色案例。该负责人表示,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加强开设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专业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配置力度,建设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德育中坚管理者、思想政治课程专业教师培训,通过选择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创新团队、示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推进职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