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一役”

华图教育 2020-11-10 21:10

一、【背景材料】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整体方案》。这是新中国第一关于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文件,也是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方案的发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消除五唯顽固疾病,引导全党社会确立科学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使用观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建设富有时代特征,表现中国特色,表现世界水平

二、【解读分析】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知识创新速度加快,科技变革升级,教育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建立一套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于进一步释放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对于适应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适应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教育发展、科技创新提出的更为迫切的要求,都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既是国家所需,也是时代所需。

《总体方案》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注重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破立并举,求真务实,力求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其中,针对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破”的是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的是科学履行职责的体制机制;针对学校评价,“破”的是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的是立德树人落实机制;针对教师评价,“破”的是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立”的是潜心教学、全心育人的制度要求;针对学生评价,“破”的是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针对用人评价,“破”的是文凭学历至上等不合理用人观,“立”的是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

特别是针对长期以来困扰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总体方案》鲜明亮剑,明确提出: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不得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不得把人才称号作为承担科研项目、职称评聘、评优评奖、学位点申报的限制性条件;不得通过设置奖金等方式违规争抢生源;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限制性条件……聚焦热点焦点问题、剑指沉疴旧疾,彰显了抽薪止沸、治疾于本的智慧与魄力。

当然,教育评价改革是一项世界性、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牵一发而动全身,被喻为教育综合改革“关键一役”和“最硬一仗”,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久久为功的韧劲,系统设计、辨证施治、重点突破,更须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坚持不懈。一方面,要落实改革责任,各级改革主体要从理念上加强理解,深刻认识到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明确落实举措、落细落实;一方面,要加强专业化建设,既要打造专业评价体系,也要严格控制教育评价活动数量和频次、创新评价工具、完善评价结果运用,提升效率,切实减轻基层和学校负担;此外,还要尽快增进社会共识,在全社会形成科学的选人用人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才观,为改革提供良好的氛围与土壤。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作为指导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总体方案》既大力破除不科学、不合理的教育评价做法和导向,又着力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亟待增强之际,《总体方案》的出台实施,必将进一步深化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注入强大的基础性和牵引性力量。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