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着眼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髙地。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唯有在“引育用留”上下功夫,求贤若渴寻觅人才、各尽其能用好人才、无微不至服务人才,才能以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赢得竞争、赢得未来。
聚焦中心做好“引”才文章,凝聚人才发展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要用好调研这个“传家宝”,分地区、分行业、分领域开展全面调研,摸清人才资源底数,弄清人才发展需求,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引才政策,做到“缺什么引什么”“招什么用什么”。利用优势产业项目、双创平台等载体,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以才引才,实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落地一个项目,做强一个产业”。进一步做到人才资源的开发、调配、利用与重大发展项目、重大工程项目、重大工作布局一起抓,不断转变人才引进观念,冲破行业限制,克服条条框框约束,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气魄,着力构建特色招才引智平台,拓宽引才方式,健全柔性引进政策,创新技术入股、专家顾问、兼职挂职、节假日服务等多种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型”专家、“星期天”工程师等高端人才,不断厚植发展“潜能”,壮大发展“硬核”。
围绕发展做好“育”才文章,厚植人才发展沃土。致治之要,以育为先。培养是人才工作的基础环节,是促进人才不断涌现的根本之举,是全面提升人才素质能力的重要保障。人才的培养教育要紧紧围绕髙质量发展,根据人才各自的特点与专长,按照“因材施教、全面覆盖、资源共享、梯次递进”培养思路,搭建好各种培育平台,创造各种机遇,以服务发展为导向,制定培养规划,让人才强起来,发挥人才最大效力。一方面要坚持就地育才,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文化旅游、城乡治理等重点领域,选派管理和技术人才到产业发展先进地区进修深造、学习观摩,分类分层培养一批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另一方面,要坚持载体育才,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立足本地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打造“企业+人才+高校院所”生态圈,形成“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阅题”有效机制,培养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复合型科技人才。
立足实际做好“用”才文章,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善用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的作用,才能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要用好用活人才,就要把以用为本的导向树立起来,充分尊重人才发展规律,为人才搭建好大有可为的事业“舞台”,让各类人才“干成事”“创成业”。要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全力支持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带团队入驻,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到产业化的链条。持续深化人才改革,以放权、赋能为重点,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人才流动通道,完善人才创新激励、容错纠错机制,积极为人才松绑,让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究,多出成果、出好成果。要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鲜明“做实事、重实干、强成果转换”导向,破除“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唯奖项”倾向,将真才实干的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在给位子中激活力、在给实惠中促发展,真正激活人才创新“一池春水”。
优化环境做好“留”才文章,拴好人才发展钥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聚”的不仅是“人数”更是“人心”。要真正让人才“留人”更能“留心”,就要突出力度温度,多用一些“产业留人”“环境留人”的长远之策,让人才干事创业没有后顾之忧,切实加强人才集聚效应。要不断完善配套的人才服务保障机制,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人才,明确生活待遇、荣誉奖励、重点项目支持等人才政策。要坚持“服务至上”理念,建立“一站式”“保姆式”“全程式”“清单化”服务平台,开辟绿色通道,实现人才服务事项“一窗办理、一表申请、一网通办、一次办结”。积极为人才解决住房、就医、社保、子女就学等问题,免去人才的后顾之忧,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同时,要加大人才政策宣传力度,加大人才荣誉、人才典型、人才工作好做法的挖掘宣传,推动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新风尚,努力营造“近悦远来”的良好生态,不断增强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