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行稳致远_遴选笔试备考

华图教育 2022-08-28 21:42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近40年,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要追求更加平衡充分的发展,而建设现代化的经济体系则能够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让全体人民都能分享经济增长的果实。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实体经济内部供给与需求的失衡、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和房地产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因此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不仅仅是生产力的现代化,也要求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时,着重加快对贫困地区、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协调区域发展。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激发新动能,培育新主体,发展新产业,推广新模式,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发展脚步。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加快形成,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开放之路越走越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制度创新、改革深化的重要动力。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在国际合作中体现“中国担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展示了党中央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创新成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指明了方向。通过贯彻发展新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以深化改革的磅礴之力推动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

更多推荐

以数字经济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5-14 17:40

遴选面试工作实务考察题型全解析

2024-04-26 16:18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幼儿园“小学化”

2022-06-10 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