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人民需要”的新趋向

华图教育 2021-05-13 12:31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在新发展阶段,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是党的中央全会文件中首次提出生活质量问题,对于刚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现代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总而言之,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人们需要的变化呈现出以下三个基本趋势。

二、【解读分析】

需要质量的反复。反复的本义是在基本变量确定的前提下,以前的反复结果为基础进行反复修正,最终实现目标的行动和现象。在人们需要变化的问题上,可以看到同一需求中存在明显的相似反复现象,其基本特征是反复前后,需要的基本目标不变,但需要的满足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1.0版、2.0版、3.0版的反复更新。例如,在基本民生需求中,厕所存在反复问题。伴随着基本的衣食住行难题的解决,厕所问题作为城乡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其重要性日益突出。除此之外,城市老旧改造、空气质量持续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性提高、生活垃圾处理、教育、就业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供应更加公平等,都是人们需要反复的重要领域。

需要扩大领域。必要的研究有基本的理论预设,即人的需求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马克思认为,人既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最终是自由有意识的活动的存在,实践中的人在各个层面都有各种各样的生物需求、社会交往需求和自由的发展需求。党的十九大对美好生活内涵的描述是我国人民需要扩大领域的经典表现。应该说,需要领域的扩大会带来一系列复杂的新挑战。另一方面,政府的需求供给能力和供给状况和人民的实际需求之间可能存在结构不合适的问题,这种供给和需求的偏差不仅会引起经济生产,还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带来社会政治稳定的危险。另一方面,不同社会群体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领域的需求侧重点完全不同,甚至相互冲突。能否更好地处理人民需求领域扩大带来的新议题和真正的问题,直接决定了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

需要功能位移。理论上,在相对丰富的社会中,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满足后,人们需要的重点将出现从使用价值到符号价值的功能位移。此时,物品的象征意义越来越成为个人身份和地位的代码,人们将消费作为象征工具,通过消费向他人传达信息,通过他人的消费行为解读附加信息,将这些信息作为进一步交流的依据。因此,不同品位的消费者会选择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群体风格,不同品位的群体对符号消费的需求也完全不同。在目前的中国,对于一些低收入群体来说,必要的重点是基本民生,重点是改善基本生活条件,物品的使用价值和大众消费仍然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功能位移现象还不明显,对于中等收入群体来说,必须逐渐从满足物质生活的大众消费转向表现美好生活需求的品位消费,品牌、品位、品格等成为共同追求的新目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汽车品牌、电影、音乐类型、各种户外活动等不断分层,功能位移现象不断增加,满足不同群体的独特需求。然而,对消费异化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必须适当干预当前的功能位移现象。其中一些功能位移,如奢侈品消费,需要严格限制;一些功能位移,如追星行动,需要积极引导;一些功能位移,如竞争劳动模范,崇尚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志愿者精神,需要全社会大力倡导。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