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保障粮食安全

华图教育 2021-04-08 10:28

一、【背景材料】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结构,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有些人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从国外买到粮食,不需要大力发展国内粮食生产。有些人认为,保证粮食安全意味着所有农产品将来都将由国内供应。这些认识都是片面的,既不符合构建新的发展结构的意图,也不能在构建新的发展结构中更好地保障粮食安全。

二、【解读分析】

构建新的发展结构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粮食具有不可替代性,是城乡居民每天需要消费的基本民生商品。我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必须立足于国内保障粮食供应,把中国人的工作牢牢地放在自己手里,使粮食基本自给,粮食绝对安全。由于长期重视粮食生产的发展,我国粮食产量丰富,库存充足。去年国内新冠肺炎流行严重时,粮食和各种副食品也实现了商品价格稳定,为抵抗新冠肺炎流行的战略成果提供了强烈的支持。事实上,为了不断供应,必须从国内粮食生产、储备、加工、销售全链条开始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可靠性是最根本的。因此,一方面要深入实施藏粮地、藏粮技术战略,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坚持以种业为重点的农业科学技术自立,加快推进重要核心技术攻击。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高质量开展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标准。另一方面,必须调动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改革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稳定稻麦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完善玉米和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扩大稻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实施规模。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推动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促进粮食生产功能区落地见效。

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结构的问题中应有的意义。对外开放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也提高了我国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应该看到,我国人均资源不足,适当进口含粮食的部分优质农产品,不仅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还能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有利于进出口平衡。去年,我国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的同时,进口了14262万吨粮食、991万吨肉类产品、983万吨食用植物油和527万吨糖,为丰富国内市场供应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贸易伙伴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今后,我国农业要推进更大范围、更广泛的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促进进进口来源多样化,加快跨国粮食供应商的培育,加大对重要农产品产业链重要环节的投资力度,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农业管理,提高农产品海外供应链的稳定性、可靠性。

构建新的发展结构的重要起点之一是形成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通过国际循环提高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加强开放合作,更紧密地与世界经济交流,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进我国产业变革升级。对于农业来说,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大市场两大资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中国农产品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强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出口产品质量,促进其他地区农业升级。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为什么清北毕业生喜欢去体制内?

2023-10-01 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