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以书为媒,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华图教育 2021-04-06 10:05

一、【背景材料】

从古开始,书籍就是传播知识,交流文明的重要载体。出版业具有权威性、系统性、长远性和深刻性等特点,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几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国际社会也越来越期待了解中国发展奇迹背后的理念、思想、价值和经验。面对这样的形势,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作家、译者和出版家开始关注中国主题图书出版,期望通过阅读来推动世界对当代中国的进一步认识。

二、【解读分析】

“十二五”期间,中国外文局对外出口了1950万套中国出版物,输出了3479种版权,一批中国当代作家创作的优秀文学作品在海外销售火爆。这表明,中国出版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中国图书在国际传播、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认可方面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对外出版的规模、质量和影响力与出版强国仍有不小的差距,中国出版走出去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需要在内容、话语和渠道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要深入地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孕育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伟大的实践,蕴涵着人类共同的道德操守、理想理念和价值追求,是一种宝贵的对外出版财富。《四大名著》、《熊猫丛书》、《中国文化与文明》、《大中华文库》等多种文字的中华文化丛书,在海外长期畅销。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要加强对外出版的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结合国内外读者的普遍关注,策划出版并推出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题材图书,使各国读者都能在故事中认识中国、热爱中国。

注重提高中华文化的对外翻译能力。对外出版应避免简单生硬的译文,应采用与外国读者相一致的文化认知和阅读习惯,采用跨文化交流的视角和叙述观点、传递事实、情感、观念和价值的方法,以避免文化差异对其造成直接挑战。应充分发挥中国翻译协会等专业机构的优势和作用,集中力量,培养一批有志于从事图书翻译的高端领军人才,挖掘和凝聚海内外翻译工作者,系统开展“中国主题”图书外译工作,全面提高对外出版水平。

加快推进对外出版的转型升级。全球一体化和信息化给中国对外出版带来新的机遇,顺应出版业发展趋势,适应信息时代传播特征,积极应对、主动求变,是对外出版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期间,要加强国际合作出版,充分利用海外已有的60多个中国主题图书编辑部,与国外出版机构联合策划、编辑、翻译、出版和发行更多的中国主题图书,增强本土出版和发行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推进数字出版,让更多的多语种的电子书刊、数据库等文化产品走出去,建设和利用好亚马逊“中国书店”、“阅中国”中国出版物海外发行云平台、中国国际云书馆等海外数字化营销推广渠道,更好地为海外落地中国出版物服务。应加快对外出版与新媒体新业态的融合发展,以数字化、智能化的载体和形式,推动出版内容创新转化,不断拓展新的对外出版领域空间。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体制杂谈】体制内哪些岗位升得快?

2023-12-22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