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开启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华图教育 2021-03-22 19:25

一、【背景材料】

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结构的要求,系统规划了十四五时期和到203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

二、【解读分析】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结构。习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结构,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的战略决策,关系到全局的系统深层次变革。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实现国民经济体系高水平的完整性,需要着力打通堵点,贯穿生产、分配、分销、消费各个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构建新的发展结构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提高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种脖子和瓶颈问题,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构建新的发展结构必须加强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通过国际循环提高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共同促进。

实现科学技术的自立自强。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在构建新发展结构中的有力支持作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纲要将创新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将科学技术自立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提出制定科学技术强国行动纲要,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国家体制,进行重要核心技术攻势,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性能。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只有在国计民生与国家经济命脉相关的重点领域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控制,国内大循环才不会因为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供应中断而中断,参与国际循环才有更大的基础和支持。《纲要》明确提出发展经济着力于实体经济,从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制造业优化升级、实施制造业减免行动等方面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只有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应方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才能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应领先、创造新需求。《纲要》强调深化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提高供应适应,创造新的需求能力。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重要作用,建设消费和投资需求旺盛的强大国内市场。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只有打破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才能实现生产因素循环流通与生产、分配、分销、消费各环节的有机联系。《纲要》提出:打破制约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措施,不断提高发展动力和活力。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的需求,也是提高国内循环质量,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的客观要求。《纲要》提出:继续深化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根据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世界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执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新局面。

更多推荐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