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面试热点】14周岁不再是“保护伞”

华图教育 2021-03-03 13:18

一、【背景材料】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26日对刑法修正案(十一)进行表决。《刑法修正案(九)》还规定,未满12岁的未成年人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使人重伤、致人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追诉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二、【模拟试题】

《刑法》修正案(十一)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因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使人重伤、致残造成严重残疾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你觉得这怎么样?

三、【答案解析】

第一,政策修订的目的、意义。1.背景:近年来14岁以下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事件也时有发生,最令人深恶痛绝的是,有的孩子拿“14岁”为伞,比如大连的13岁少年奸杀10岁少女后窃喜自己虚岁14,一时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2.维护司法公正,促进法治社会的形成。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年龄为突破口,可有效遏制未成年人恶性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此基础上,更可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法制社会。3.未成年人的重大利益保护。降龄表面上看似乎对未成年人的限制,实际上却是对未成年人切身利益的保护,因为有了法律的约束,未成年人发生恶性犯罪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4.因时制宜,优化升级。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使一些低龄未成年人的身体发育远远超过了以往人们的平均水平,加上网络上充斥的黄色、暴力影片,使一些儿童的心理状态出现了病态,而我们又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主动作出调整,也体现了我们对未成年问题的关注和对国家法制建设的重视。

第二,政策的缺陷:尽管有相应的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要从源头上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仍需多方努力。

第三,提出对策:一是宣传普及。对现行法律中需要修改的内容,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官方微博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解读,形成社会共识。二是教育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增设普法小课堂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从源头上杜绝恶性犯罪的发生。

更多推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品格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6-13 23:00

【遴选考试面试热点】公务人员带耳机听歌被劝退

2021-10-13 18:37

【遴选面试热点】浅谈“三牛精神”

2021-03-03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