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忧患意识中把握新的发展观。这是全面、准确、全方位落实新发展观的重要方面,需要我们认真理解其深刻内涵。
二、【解读分析】
从忧患意识中把握新的发展观,是由我国重大社会矛盾的变化决定的。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后,取得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胜利,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因此,中国也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明显,治理效率提高,经济长期改善,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弹性强,社会整体形势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和条件很多。但是,开发后的问题并不比不开发时少。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改善,他们对收获、幸福和安全的需求日益增加。人民渴望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期待着人民的全面发展和共同繁荣。从解决的难度来看,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高层次需求的供给远远大于一般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相应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依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依然艰巨,创新能力不能满足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农业基础不稳定,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不足,社会治理仍存在薄弱环节。越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越多,困难越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新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以新的特点和要求解决新的问题和挑战。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的成效,甚至成败。
从忧患意识中把握新的发展观,也是由国际力量的深刻调整决定的。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百年不遇的巨变。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国际环境日益复杂,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加上新冠肺炎肺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时期。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这些都决定了我们要从忧患意识中把握新的发展观,稳住自己的位置,从容应对,塑造和利用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别变化,科学应对,积极求变,善于在危机中培育机遇,在变化中开辟新局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勇往直前。
从忧患意识中把握新的发展观,是由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地位和发展阶段决定的。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虽然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但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新的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从站起来了,从富到强,迎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如此重要的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艰巨任务是超乎想象的。“你转手的时候有什么顾虑吗?”忧患意识就是这样一种深刻的时间感,它建立在对事物发展过程的把握和对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从而对事物未来的发展和蹒跚进行充分的预测和准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敲锣打鼓就能轻易实现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深厚的忧患意识和不懈的奋斗。正因为如此,这个职业的成就才刚刚够甜,够醉人,值得我们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