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

华图教育 2021-02-20 10:55

一、【背景材料】

“十四五”第一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开幕式上深刻阐述了新的发展观,要求全党全面、准确、全面落实新的发展观,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发展模式、发展路径等重大政治问题的角度把握新的发展观。这为我们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实施新的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思想合规、发展合规和方法合规。

二、【解读分析】

全面、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观,首先要从根本目的上把握新发展观,从更深层次的思想基础上理解新发展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振兴,不仅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观的“根”和“魂”。我们党只有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复兴的“根”和“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坚定政治立场,不偏离价值取向;我们的发展目标可以始终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断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坚持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我们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更高的质量、效率、公平、可持续性和安全性;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不惧任何风险和挑战,趋利避害,稳扎稳打,影响深远。

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回答人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要问题。新的发展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也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提出的。它反映了我们党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发展形势做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了许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思想,对发展思路和理念进行了适时调整,其中新的发展思路最为重要,引领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实践证明,新发展观不仅是一个科学的思想指导,而且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系统理论体系,是一项重大创新,可以回答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和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以人为本”和“坚持新的发展观”列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即更好地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

"治国安邦,利国利民."在中国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历史进程中,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关键在于从根本目的上把握新的发展观。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思想观念的最高位置,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解决好发展“为谁、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从灵魂深处树立起对新发展观的自我意识和信心;在目标规划上,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制度安排上,要突出社会公平正义,兼顾需求和可能,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自觉积极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实现的道路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贯彻新的发展观,在党的领导下贯穿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倡导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开放、共享。各级干部要牢记“国家最大的力量”。他们应该善于从政治角度观察和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努力成为落实新发展观的专家。还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全民的力量和智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