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遴选范文赏析】汲取向上向善的文化力量

华图教育 2021-02-16 17:51

“这份文明过节倡议书,请您查收!”随着春节临近,全国许多地方结合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纷纷发出文明过春节、易俗树新风的倡议。打造卫生整洁的生活环境,过干净健康年;倡导遵德守礼,培育文明家风,过文明慈孝年;摒弃“舌尖上的浪费”,践行“光盘行动”,过勤俭节约年;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过友善互助年……一条条倡议得到人们热烈响应,为辛丑年春节增添了向上向善的文化气息。

今年,“就地过年”成为一种过节新风尚。遥隔万里并不妨碍视频连线,足不出户也可以环游世界,稍动指尖就能够互贺新春。信息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们的文化在场感和情感紧密度得到强化,春节文化对人的召唤非但没有因为社会转型、人口迁徙而减弱,反而更加深厚有力。无论返乡团圆还是就地过年,无论回味乡土人情还是融入都市时尚,春节文化始终具有凝聚人心的向心力。

作为一道“文化大餐”,春节的内容形式越丰富,越能散发持久而且广泛的吸引力。过年的仪式感,来自“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的传统节俗,来自守更待岁、走亲访友的情感互动,也来自形式多样的家风建设和家教传承。遵从孝老敬亲的伦理规约,表达祈福纳祥的美好期望,涵养积德行善的文明礼仪,增进节约粮食、爱惜生灵等文明观念……中国人过年,过的是辞旧迎新的“时间之年”,过的更是向上向善的“文化之年”。作为节庆的春节是忙碌生活的调味剂,作为文化的春节则是心灵慰藉的必需品。完全可以说,春节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品格的一道独特风景。每个徜徉其中的人,都应砥砺传承创新的文化自觉、增进凝心铸魂的文化自信。

比之如何过节、在哪儿过节的选择题,守护什么价值、追寻什么使命的问答题更关乎根本和长远。在春节文化里,我们不难找寻到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和魂。同是在春节假期,一年前我们共同见证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初心闪耀、“国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誓言铿锵;今年我们又将共同书写“万家灯火我守护”的坚定担当、“就地过年不流动”的自觉奉献。春节里既有天伦之乐,还有国泰民安。看那人潮中站岗的武警战士,看那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看那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小哥,就能明白:幸福快乐的“小家”,总是同共同奋斗的“大家”、安定祥和的“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正是我们冲散阴霾、乘风破浪的力量之所在。

“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春天,象征着生命和活力,寓意着复苏和希望。在春节来临之际,我们放慢脚步、舒缓身心,共忆沧桑、互致祝福,既是为品味甜蜜的亲情、慰藉辛劳的灵魂,也是为培护梦想的蓓蕾、眺望随风起舞的日子。汲取向上向善的文化力量,焕发新气象、抖擞新姿态、开启新奋斗,是春节历久弥新的价值内核。新的一年,像春牛一样奋蹄躬耕,像春水一样恣肆奔流,像春草一样向阳生长,韶光不会辜负每个奋斗者。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