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大力加强劳动教育

华图教育 2021-02-09 10:48

一、【背景材料】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教育要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贯穿学校、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个部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期加强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依据。

二、【解读分析】

遵循教育规律,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工作习惯和技能的培养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和任务是不同的。要坚持德、智、体、美、五育并举,紧紧围绕谁、如何、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把握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教育的内在联系和互动规律,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实现以劳动立德、以劳动增智、以劳动强身、以劳动育美的目标。坚持改革创新,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贯穿教学设计、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更加务实的措施全面提升劳动教育地位。特别是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具体来说,小学要注意启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初中阶段要注重劳动知识的传递、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劳动素质的塑造。高中阶段,要注意丰富学生在各种职业中的劳动经验,从而树立学生在劳动中的自立意识和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经验和储备能力。

体现时代特征,创新内容形式。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深刻改变人类劳动的组织和实践形式,使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知识和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这种背景下,劳动教育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更新和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要提高劳动教育的针对性,合理配置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三种教育内容,让学生充分利用新知识、技能、工具和设备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特别是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中加强社会责任,培养良好的社会道德。探索构建更加开放的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引导学生在智力背景下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有效掌握最新劳动科技成果,增强自主、智能生活能力。

坚持综合实施,形成协作教育格局。家庭是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父母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重要作用,加强家庭劳动教育,倡导崇尚劳动的优良家庭作风,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力军。要开设劳动教育课程,统筹安排课内外劳动实践时间,根据学校部门的特点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效规划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提高教育效果。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劳动教育中的支撑作用,利用各种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搭建多元化劳动实践平台,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形成协同教育格局。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