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华图教育 2021-01-15 09:41

一、【背景材料】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指明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二、【解读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牢固树立和践行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的新格局。”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形成,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展,必须以落实《建议》为牵引,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十四五”期间,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加强土地空间规划和利用控制,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空间的占用。开展绿色生命创造活动,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力争到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大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的绿色转型,进一步加强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市场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保障。

不断提高环境质量。《建议》提出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要求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加强白色污染控制,加强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的收集和处理,完成重点地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搬迁改造。提出建立地上、地下、陆地和海洋协调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加强多种污染物协调控制和区域协调治理,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等一系列重要制度机制的制定和实施。这些制度措施必将促进中国环境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生态质量和稳定性的稳步提高。《建议》坚持景观、森林、湖泊、草地系统管理,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项目。加强对外来物种的控制。加强河湖长度制度,加强主要河流和重要湖泊湿地的生态保护和管理,实施长江十年禁渔。科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开展大规模土地绿化行动,实行森林长度制。促进草原、森林、江河湖泊休养生息,加强黑土地保护,完善耕地休耕轮作制度。加强全球变暖对我国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完善自然保护区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有效性监测评估。实施这些重要的决策安排,必将为全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