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

华图教育 2021-01-15 09:42

一、【背景材料】

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整体协调机制。这将为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提供制度保障和实践路径。

二、【解读分析】

推动绿色发展,凝聚制度合力。他指出:“人的命脉在田里,田里的命脉在水里,水里的命脉在山里,山里的命脉在土里,土里的命脉在林草里,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要维护和利用好这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不断增强制度合力,充分发挥制度效能。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建设美丽中国有关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改革举措层出不穷,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2018年成立生态环境部,统一行使对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的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责;成立自然资源部,统一行使对国土空间使用的监督管理和生态修复职责。制定和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制定和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和方案,加快推进排污许可证制度、河长制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十二五"期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在生态文明领域突出表现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把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功能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事实证明,要凝聚生态文明制度合力,就必须坚持系统理念,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的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地下、地上、陆上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全域、全过程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全面转变。提出了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目标,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内容之一。实现“全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因此,必须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入手,采取综合措施,使之成为一项长期的工作。作为一个复杂的经济社会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重在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各个领域,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要切实发挥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的作用,正确处理经济社会组织结构、价值目标和功能耦合等关系。一是以统筹协调的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平衡、经济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整体规划国土空间开发,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统筹能源转型、污染治理、工业节能、循环经济发展,统筹制定财政、金融、科技等一揽子碳减排政策,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要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更多推荐

激活旧事物的“一池春水”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11 15:33

公务员遴选文章写作80+必备四大类金句汇总

2024-02-29 14:57

筑牢文化自信,结出文明成果_遴选笔试备考

2023-02-09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