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目前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方法是金融企业业绩评价制度中4种(银行、保险、证券、其他)评价类别之一,成立于2009年,2016年修订,在推进商业银行经营效益、提高资产质量、坚持稳健经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现行商业银行业绩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逐渐强调,需要根据新形势进行修正和完善。一是适应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金融工作的总体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坚持把发展经济的重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当前估值体系,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服务创新发展的新理念。二是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需求。党的十九大和五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我国已经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推进质量转型和效率转型。这要求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重视发展质量和利益。三是保障银行信用投入能力的需要。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信用融资高,资本消耗大,目前方法偿还能力状况评价三个资本充足率指标,权重过高,降低资本对信用的撬动效率,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益。
二、【解读分析】
为了适应我国金融改革的新形势,围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要求,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优化和完善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比较突出”的方面:
一是评价导向突出服务国家宏观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微观经济等综合经济效益。增加了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和实体经济评价的新维度,包括与商业银行当前国家重点工作导向密切相关的业务指标,如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两增两控”考核指标、服务生态文明战略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指标,促进商业银行更有效应对国家宏观政策。
二是评价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建立发展质量评价维度,引入经济增加值、人均净利润、人均利税等指标,引导银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升投入产出效率和价值创造能力。
三是标杆体系突出行业标杆、历史标杆、监管标杆的统筹规划。根据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指标的特点,灵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鼓励行业领先和自我超越。它不仅合理考虑监管目标,而且根据市场原则考虑正常的投资者回报和股东关注。
四是加分突出违规“黑名单”的扣分和降级,减少可能出现的数据失真。将原有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的专项加分纳入服务实体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大权重。同时扩大负面清单,降低风险事件评估等级,增加违规处罚、乱设子公司等扣分。
第五,结果的应用与高管薪酬、企业工资总额、领导班子考核等联系更加突出。,进一步完善“薪酬与绩效匹配、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机制,有效发挥指挥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