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2020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1年底,全国餐饮业将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秸秆。
二、【解读分析】
"限塑令"落地,要从源头抓起,这是对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要切实落实好相关制度,从源头上控制一次性塑料袋、吸管等的生产,同时加强流通环节对商超、餐饮企业的监管,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切断塑料制品的流通渠道。
可见,“限塑令升级版”出台一年来,上海、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等多地都已出台了具体方案要求。实际上,除了采取强制措施外,相关部门还有许多软性工作要做,比如对实施禁令的商家给予相关的扶持政策,比如鼓励志愿者更多地参与限塑工作,以及以积分奖励的形式鼓励消费者更多地使用环保产品。
新年伊始,“升级版限塑令”的实施效果较好,但在农贸市场、路边摊贩等场所,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仍随处可见。除成本因素外,一些替代品还存在遇水易化、遇热易软、渗入汤汁等问题。怎样研制出既符合政策要求,又成本适中,使用方便的代用品,是生产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种基本的认识是:环境污染早已是全球性问题,塑化处理是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任何企业和商家都不能阻挡,要想生存,就必须尽快找到替代品。
现在我们看到,限塑令让很多聪明的商家脱颖而出。您有没有使用过赠送给我们的无纺布袋子?他们就像是一块流动的广告牌,既取悦消费者,又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有没有遇到过超级市场收银区的暖心标语?只要几句闲言碎语,也能成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您知道吗?塑料袋新巨头——快递行业的新习惯也在逐渐形成?如今许多快递公司使用环保袋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回收再利用,长远看来反而节省包装成本。总之,人人都要自备一颗环保的心,是“升级版限塑令”的最高也是最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