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2020)》解读

华图教育 2021-01-07 09:14

一、【背景材料】

随着农业经济活动从传统种植养殖向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和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传统的农林牧渔分类已经难以准确、全面地反映这些活动。特别是随着农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将会反复升级,对农民就业和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统计标准。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对外交流也在不断增加,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国际比较也在不断增加。更有必要制定与国际分类相联系的统计分类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的融合,迫切需要制定一个专门的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分类。为了科学界定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统计范围,全面准确地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整个产业链的价值,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服务,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根据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部署要求,国家统计局会同农业和农村事务部于年初启动了分类的发展,持续了一年。现在分类已经以国家统计局令的形式发布实施。

二、【解读分析】

为了保证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的科学性、实用性和针对性,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把握了以下原则。

首先,以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文件为依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确保如期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为指导,该分类科学地反映了农林牧渔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和服务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确定了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基本范围。

第二,基于国民经济的分类。《分类》根据农业及相关工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的相关类别进行重组,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农业及相关行业特点的相关活动的重新分类。

第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结合。该分类以现有统计工作基础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兼顾行业的全面性和数据的可得性,涵盖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农业及相关产业的全部内容。

第四,借鉴相关国际国内分类。《分类》在充分考虑我国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特点和实际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了一些发达国家农业及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旅游等国内衍生产业的统计分类原则和方法。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对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概念和范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和梳理。现行分类中的农业及相关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以及其产品为农、林、牧、渔业所利用,并直接来源于农、林、牧、渔业资源的第二、第三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的生产、加工、物流、营销和服务所形成的一切经济活动。

围绕上述概念,我们将《分类》的具体范围界定为:农林牧渔、食用农林牧渔产品加工制造、非食用农林牧渔生产资料加工制造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林牧渔及相关产品流通服务、农林牧渔科研技术服务、农业教育培训、农林牧渔业人力资源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管理、休闲观光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第一大类“农林牧渔业”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A类(农林牧渔业)一致,是农业及相关产业的核心领域,其他大类是农业及相关产业的相关领域。整个分类基本涵盖了农林牧渔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经济活动,符合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农业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要“全面、准确反映农业生产、加工、物流、营销、服务等整个产业链价值”的要求。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面试金句类备考:文化

2024-03-22 14:53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