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扎实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华图教育 2021-01-02 16:34

一、【背景材料】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的命题。要求从理论研究和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志愿者活动、健康成长等方面,推动形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文明风俗和行为规范。2035年规划的长远目标是建设文化、教育、人才强国,使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不难看出,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开始,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在新时期被提上了新的议程。

二、【解读分析】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中最辉煌、最优秀的文明之一,伴随着现代世界范围内的社会变迁和文明变革,中华文明在经历苦难和考验时斩棘、负重前进。到目前为止,百年沧桑已经迎来了百年的巨大变化,百年的辛苦也变成了辛苦的辉煌。如今,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前景。但是,物质的繁荣并不等于国家的繁荣,经济实力的强大也不等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方面意味着我们需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意味着我们需要扎实提高社会文明水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需求。在这个意义上,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质量和水平,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也是中华文明给人类带来利益,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的前提。社会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范畴,既包含物质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既包含政治文明,又包含生态文明。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在进一步抓住经济建设、推进物质生产现代化的同时,也要抓住思想建设,推进精神生产现代化。在十九届五中全会所制定的中长期规划中,提高社会文明度是重要命题之一,也是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核心议题。它意味着通过不断的社会文明建设,我国将实现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中低级文明向高级发展的文明过渡和转型。这种转型及其未来的实现程度,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是根本性、决定性的。

提高社会文明度是一项系统工程。《建议》从七个方面明确了提高社会文明的政策安排和行动计划,明确了社会文明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具体化建设的方向和途径。首先,在学习教育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在构建社会精神文明方面起着引导作用。理想信念教育、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为社会政治文明固本培元、凝聚灵魂。其次,在项目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在新时代政治思想建设中排名第一,是领导性、指导性的学术研究和思想武装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社会诚信建设、家庭教师家风建设和网络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社会文明系统的核心内容,对文明思想的社会化、大众化至关重要。最后,在文化建设上,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的精神文化、志愿者服务的行为文化、社会诚信文化、劳动幸福观和网络文化是支持新时代社会文明价值体系的基础文化,对建立坚实的社会文明基础意义重大。

新时代的社会文明是有灵魂、有方向、有价值的文明。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承担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贡献的时代责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提高社会文明水平的发展计划。这不仅是对中华文明的承诺和责任,也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责任。我们相信,只要按照《建议》的规划和指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始终坚定文化自信,始终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我们就能不断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国民的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水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高度发达的社会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