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共铸中国心 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

华图教育 2021-01-01 20:46

一、【背景材料】

在中共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藏工作必须以维护祖国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为重点。要注重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爱国主义贯穿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把爱中国的种子埋在每一个青少年的心里。

二、【解读分析】

西藏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需要新的目标新任务,也需要新的作用。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重大部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

2020年9月25日,来自全国的140名志愿者抵达海拔4300米以上的西藏拉萨羊八井镇中心小学开展物资捐赠、爱心拍卖和一对一帮助公益活动,许多志愿者自愿购买保温服、书籍、玩具、文具等物品,捐赠给羊八井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写下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各族群众互相帮助的动人故事在孩子心中播放爱的种子,民族团结的花深深地扎根于交流融合的土壤中,雪域高原上的各族群众用心和温暖地灌溉民族团结的花。教育要立德树人,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铸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继承人的必然要求。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拥抱,才能维持西藏和谐稳定,实现西藏繁荣进步。

教育要加强文化认同,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增进各民族对祖国、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支持。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辉煌的中华文化,加强民族团结,基础是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要坚持创意转型、创新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增进青少年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