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用法治引领节约粮食新风尚

华图教育 2020-12-28 10:15

一、【背景材料】

12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首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餐厨垃圾法(草案)》。制定反餐厨垃圾法不仅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传统美德、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立法举措。

二、【解读分析】

人口多、土地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张平衡状态。要确保粮食安全,我们需要在关注粮食生产的同时,高度重视防止粮食浪费。今年全球肺炎疫情在新冠肺炎的影响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必要通过立法来纠正浪费行为,以保护粮食安全。

受排场、奢侈、爱面子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加上不科学、不文明的消费习惯,再加上监管制度的不完善,我国的餐厨垃圾问题一直存在,且屡禁不止,成为一种顽疾,被民众强烈反映出来。要积极应对社会关注,坚决制止食品浪费,加强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制定反食品浪费法律。餐饮浪费不仅仅是指食物、粮食、粮食本身的浪费,还包括水、土地、能源等生产资料的无效消耗。制定反餐厨垃圾法律,倡导文明、健康、合理、绿色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餐饮垃圾是对食物、粮食和粮食的浪费,涉及到吃、卖、加工、储运、收获等多个环节。需要从立法、监管、技术、引导等方面进行系统治理。其中,立法占主导地位,可以做出制度安排,防止各方面的浪费。通过专项立法与相关立法相结合,统筹推进制止餐饮浪费的制度建设,将近年来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提升为法律规定,明确各相关主体的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建立全社会餐饮消费和日常食品消费的基本行为准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制定反餐厨垃圾法律,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用法治的力量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全社会营造以节约为耻、以节约为荣的氛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氛围还不够浓厚,

2021-01-26 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