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背景】
《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20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了切实贯彻《条例》,保护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内蒙古自治区打击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款的长效机制,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及大型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货款往来,制止各种形式的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物、工程、服务货款的现象,并提出以下意见。
二、【解读分析】
第一,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拖欠货款的防范机制。一是开展宣贯解读。各地、各部门要广泛开展条例的宣传、培训、解读和政策咨询工作,扩大政策的知晓率。应充分发挥条例的教育、引导和惩戒功能,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的诚信自律意识。二是加强预算约束;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制度,未经核准或核准的项目不得开工建设。保证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足额到位,不允许以任何理由以垫资方式建设。三是确定最长的付款期限。在采购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时,机关、事业单位应在交货之日起30天内支付货款,合同另有规定的,付款期限不得超过60天。第四,明确接受期限。如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与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同意将检验或验收合格作为付款条件,则付款期限从检验或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契约双方应约定明确合理的检验或验收期限,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检验或验收。
第二,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时付款的保障机制。一是禁止变相违约。除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另有规定外,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得强迫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等非现金支付方式;除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另有规定外,不得强制要求以审计机关审计结果为结算依据;不得以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变更、内部付款程序未完成、或合同未约定待竣工验收、决算审计等理由,变相拒绝或延长付款期限。二是规范收取保证金。对于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除依法设立的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外,不得将保证金限定为现金,并不得在工程建设中收取其他费用。三是加强服务指导。我们鼓励法律服务机构向私营企业及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培训及咨询服务,并就合约订立及权益保障提供服务及指导,以提高他们的风险防范及合法维权意识,降低其交易成本及风险。
第三,建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拖延付款的惩戒机制。一是执行最低逾期利率。对于延迟支付民营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帐款,应按合同规定的利率标准支付逾期利息,利率不得低于合同签订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的利率;对于未作约定的,应按日利率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二是强制披露信息。每年三月底前,机关事业单位要将上一年度逾期未结清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账款的合同数量、金额等情况向社会公开。三是实施联合惩戒。对于拒不或拖延支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机关、事业单位,压缩部门预算,降低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对拒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义务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将纳入自治区信用信息平台,并依法予以联合惩戒。
第四,建立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时付款的督查和督办机制。一是实行分层监管。加强各级政府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时付款的监督检查。依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向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进行审计监督。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行为的舆论监督。在对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进行评估和营商环境评价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把保障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支付工作纳入评估和评价的内容。二是强化问责制。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货款的机关、事业单位,由其上级机关和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对未按预算要求采购、要求施工单位垫资的,依法追究责任。未按规定在企业年度报告中 公布逾期未支付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相关信息或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依法予以处理。
第五,建立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时付款的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加强监督检查,充分发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机制和减轻企业负担机制的作用。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及时付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财政部负责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的落实和预算的执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民营企业和国有大型企业的及时付款,其他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及时付款,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及时付款的管理。二是投诉处理及时。根据“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受理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拖欠账款的投诉。国家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设立中小企业投诉举报电话,受理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拖欠账款的投诉。每个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各旗县市人民政府,都要建立相应的受理和处理投诉机制。在收到投诉材料后,处理投诉部门应在30天内将处理结果告知投诉人,并反馈给受理投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