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创新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科学技术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需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强国建设。
二、【解读分析】
《建议》提出的12项重大任务中,“坚持创新驱动,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排在第一位。计划中提出的创新发展的四个系统部署,包括加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在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我国将制定科技强国行动纲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的整体效能。强化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与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完善公共基础技术供给体系。我们的目标是: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海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将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给予税收优惠。以大企业为先导,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为创新的重要源泉,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融合创新,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体系。
我国将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共享机制,以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改进科技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方式,实行揭榜公示等制度。增加科研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建立面向全球的科研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