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修订草案)》,方便规范企业名称登记,规定申请人可以自己选择符合规定的名称,承诺对名称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企业名称自主权再次获得强化版认证。
二、【解读分析】
事实上,有些企业确实有滥用企业名称自主权的倾向。假如说“赚他一个亿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单身狗科技有限公司”“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人生奇迹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那可是家大电影文化有限公司”等等,还只是蹭热度,玩自嘲,顶多算是俗气,俗气,那么“深圳把弯弯曲曲的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之类的企业名称,已经涉嫌违反道德风尚,超出了自主许可的范围。为此,监管部门在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工作中,要坚持底线意识,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对不合适的名称要及时纠正。
公司名是公司的脸面,是公司名片,是公司印章,是公司印章。和合作伙伴初次接触时,恐怕不会想到一家顶着哗众取宠之名的企业可以脚踏实地地经营——比如这家被称为“贰佰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公司,还能拥有多少智能技术?结果还证明,这些带有玩票性的给企业命名的创业者一开始并没有坚实的创业意图,纯粹是在哄骗。我查了一下,“贰佰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59年的,实缴资本是0;“单身狗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34年的,实缴资本是0;“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注册资金是2047年的,到目前为止,该公司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的人数都是0,可以据此推断,它的运营并不正常。
回首那些认认真真经营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企业成立之时就确定了认缴的时间,无论是几万元还是几千万元,还是上亿元的注册资本,大多很快就完成实缴。同时企业每年也会按要求及时公布年度报告,以免自己的企业信用有瑕疵,影响企业形象。改革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是贯彻实施《放管服改革方案》,改善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我国今年前三个季度日均新增市场主体6.7万户,即每天有6.7万个市场主体需要注册,这是进入市场的第一步。近年来,各地不断创新企业名称自主选择方式,全面开放企业名称库,建立完善的企业名称查询比对系统,以充分体现市场主体的自主性,使登记规则更加公开透明,登记效率显著提高,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初见成效。采取全流程电子化企业注册等措施,企业可以不出家门,自主起名,核名,速度快的一天就能完成全部企业注册手续,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方便企业群众办事。
但是企业也要明白,政府把企业名称的自主权交到自己手里,决不能当儿戏,开玩笑。公司名称不仅反映了企业家对公司的期望,同时也是一种影响公众的社会文化。所以,在确定企业名称时,创业者不能只考虑一时之快,还要考虑公序良俗。如一味的将奇葩名字当成剑走偏锋,搞不好会伤到自己。与此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是放管结合的。精简机构不能一刀切,要坚持授权与规范相结合,效率与公平相结合,管理与服务相结合。要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加快全国名称数据库建设,加强企业名称数据质量建设,不断提高名称自主申报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坚决遏制名称的低俗、庸俗化现象,对不符合规定的名称不予登记或纠正,对违反名称规定的行为要追究法律责任。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制度改革放得开、接得住、管得好,以宝贵的公共资源培育更多成长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