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在全国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重大战略成就,经济稳步复苏,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但是目前境外疫情的蔓延势头仍在继续,国内个别地区聚集性疫情时有发生,随着秋冬季的到来,人们户外活动减少,流感等病毒流行的危险增大,同时我国出入境秩序正在恢复,旅客增多,内外防输入压力仍然很大。要始终绷紧防控传染病流行的弦,统筹推进传染病防治与经济社会发展。
加强对新冠病毒的检测能力,对做好疫情的日常防控工作,确保新冠病毒在市场上的安全流通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切实做到“四个早”(早发现、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排查。七月二十九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加强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工作。
二、【解读分析】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工作机制,引导和支持科研机构、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检测技术研究开发,扩大检测试剂和检测设备生产,推动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不断提高,基本满足国内预防和控制疫情的需要。到七月底,全国已有核酸日检能力484万份,具备检测核酸能力的医疗机构有4946个,检测技术人员3.8万多人。共向各级医院、疾控中心、海关口岸、第三方检测机构发送试剂近2亿份,仪器设备1.2万余台。确保完成了对武汉的1000万人检测,对北京的1000万人检测,以及对黑龙江、广东、上海等外防输入地的常规阵地战,最近对新疆、大连等聚集性疫情检测的紧急突击战,实现了“应检尽检”“愿检尽检”。
接下来,我们重点做好四项工作。第一,提高检测能力。以强化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为前提,确保秋季前实现全国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各级疾控机构和1所县级医院全部具备核酸检测能力。与此同时,要加强机动检测能力建设,确保疫情发生初期能够快速处理。第二,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并组织全国和省级疾控中心、临床检验中心进行核酸检测技术培训。第三,加强科研攻关和评审登记。加速各种检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尤其是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的产品。促进抗原检测及其它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强化审评注册的早期介入,促使更多的新产品进入紧急审批通道,最大限度减少产品上市时间。第四,加强了检测试剂和设备的生产保障。协助企业稳定生产规模,引导企业不断优化供应链结构,不断提高检测产品性能。通过加强产需对接,进一步发挥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作用。各方应加大研发、生产等环节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为提高核酸检测能力提供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