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华图教育 2020-12-16 11:45

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创新是中国现代化的核心地位,科技自力更生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科技创新的专门章节放在规划任务的首位,这是我们党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历史上第一次。突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创新的空前重视,突出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方向,解决科技领域改革的难点问题,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和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是当前和未来的重大任务。

二、【解读分析】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机制为着力点,深化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力量统筹,更好发挥我国科技创新在齐备的学科建制、宏大的人才规模、丰富的应用场景、高效的组织领导等方面的系统化集成化优势。优化调整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机制。一是优化国家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增强科技规划对科技任务布局和资源配置的引领作用,构建“战略研究—规划部署—任务布局—组织实施”的有效衔接机制。二是分类推进重大任务研发管理。对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任务,实行“揭榜挂帅”“军令状”“里程碑式考核”等管理方式;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与部门、地方共同组织实施,探索完善“悬赏制”“赛马制”等任务管理方式;对科技创新前沿探索的任务,在竞争择优的基础上鼓励自由探索。三是建立重大科技任务应急反应机制。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机制和组织体系,加强公共卫生、重大灾害等方面的应急科研能力建设。四是完善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造性的科研管理方式。开展以国家使命和创新绩效为导向的现代科研院所改革,完善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加快推进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试点,开展基于信任的科学家负责制试点。

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投入支持机制。一是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多元化的机制,推动基础研究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以适当方式加大支持,鼓励社会以捐赠和建立基金等方式多渠道投入,扩大基础研究资金来源。二是探索前沿性原创性科学问题发现和提出机制,完善颠覆性和非共识性研究的遴选和支持机制,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构建从国家安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的实践中凝练基础科学问题的机制,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三是持续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优化学科布局,稳定支持一批科学家和团队长期从事基础学科、冷门学科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能力。以科研评价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一是强化国家使命导向,围绕重要学科领域和创新方向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二是完善科技评价机制,确立以质量、贡献、绩效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实行与不同类型科研活动规律相适应的跟踪和分类评价制度,优化科技奖励项目。三是落实用人单位的评价自主权,减少不必要的政府性评价活动,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落实代表作制度。四是坚持教育、激励、监督、惩戒相结合,加强科研诚信和监管机制建设。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强化科技界联合惩戒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对科研不端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公开曝光,切实净化学术环境,推动作风学风实质性改观。

构建科技、产业、金融协同互促的政策体系。一是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合理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推动科技成果评价的社会化、市场化和规范化。二是建设开放联动的技术要素市场,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和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大幅度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建立快捷的新技术新产品准入机制,落实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等支持政策,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规模化应用。三是加大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贷产品体系,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的直接融资作用,发挥政府创业引导基金和成果转化基金的带动作用,完善全链条的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推动多元化科技型创新创业。四是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引导各类创新主体在关键前沿领域加强专利布局,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和运营服务,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潜能。完善科技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机制。一是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有效提升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加强与世界主要创新国家的多层次、广领域科技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构建多边科技合作机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拓展民间科技合作的领域和空间。二是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聚焦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设立面向全球的科学研究基金,加快启动我国牵头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鼓励支持各国科学家共同开展研究。务实推进全球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三是构建国际化人才制度和科研环境,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制度体系,大力提升科研管理、平台建设的国际化水平,提高国际科技人才在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和大科学工程实施中的参与度。

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担当着关键角色。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低分进面就一定是炮灰吗?

2024-03-27 15:48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