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技术哲学的未来路向

华图教育 2020-12-16 11:44

一、【背景材料】

“时代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理论创新的动力。对于技术时代主题,作为时代精神精髓的对技术进行哲学思考是其应有之义。在马克思看来,科技是一股革命性的力量,他指出,“对于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郎基诸位市民来说,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器甚至比巴尔贝斯更危险。”

二、【解读分析】

从对技术工具论的反省中审视技术伦理。技术工具论在技术发展历程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远的影响。在海德格尔对现代技术的审视中,仍然保留着技术是一种有针对性的工具技术观,这种保留意味着没有简单否认技术工具论。现代技术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越了传统技术,走向了对人类存在的构成。但是,不是把技术视为工具完全错误,而是以技术工具性为出发点,不能充分揭示现代技术的全貌,因此技术工具论局部有效。但是,技术工具论的局部有效性使反省更加紧迫,更加慎重。之所以迫切,是因为当今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类在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成为工具的感觉。例如,在人与技术交流的界面化实践中,技术以工具的风格登场,但在技术的工具表象下浮现出人的工具化迹象,需要重新审视技术的工具性,避免人自身的工具化。之所以说慎重,是因为技术作为工具有其合理性,而且为人所熟知。在日常生活中,智能强化技术、情感机器人、类人机器、脑接口等新兴技术作为人类以外的工具登场。基于这个立场,把技术工具论演绎为技术是人的工具时,明显无法适当表现当今技术的自主化和智能化,相反,当今技术的发展使人成为技术工具时,人的主体地位一定会面临挑战,人的未来会变暗。因此,技术哲学需要慎重反省技术工具论。

21世纪,技术哲学界的伦理转向作为对技术伦理问题的关注,特别是从技术内部进行伦理评价的途径来源于对技术工具论的反省。在技术发展的伦理反省中,在疫情对策常态化的现在,一些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面临一系列现实困难,在需要看防疫健康代码的地方遇到不便。另外,由于人群和地区之间的技术差距而发生的数字差距等问题。消除数字差距可以通过开发新的技术工具,即技术问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但需要从技术和伦理的关联性开始。例如,新冠肺炎流行爆发后,中国的健康代码以预防和控制新冠状病毒和确保人类健康的技术产品为目的,促进了流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但与此同时,不能使用健康代码的组被该技术拒绝的组也不少。这种现象并不简单,而是技术不成熟的表现,实际上,从本质上讲,技术工具论的伦理维度缺席。因此,技术的发展必须突破技术工具论的局部有效性,将伦理作为其内在的重要因素。

走向人与技术融为一体的技术哲学。在野蛮性、神性、技术性等的区别中,人文主义从对人的关注出发,通过揭示人类主体性、强调理性精神、关注自我意识等,确立了人类的地位、尊严和价值。这种区别包含了自然主义和人文主义、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技术主义和人文主义等人与非人的对立。同样,在这种对立中,人的有限性成为人文主义哲学理解人的主要内容,技术一直在超越这种有限性。在这种超越中,技术参与了人自身、人的生存环境和人性的形成。另一方面,人类通过技术不断增强自己,为生活提供多便利,另一方面,人类的主体性和地位等面临着技术系统的自主性和普遍性等挑战。反观人文主义的发展,技术力量一直备受关注。技术推进了人的主体地位确立,加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这不是技术力量的一切。例如,以卢索为代表的浪漫人文主义在技术带来的功利化、道德丧失等方面将技术视为人的对立面,在对技术的批判和排斥中呼唤人性。现实是技术没有因此而退出,反而更快。因此,将人与技术置于两端的二元对立模式充分揭示了技术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但不能有效指导人类的未来。当然,这种模式在反省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充实了人文主义对技术及其自身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的发展一直强迫着人的本质和技术未来的思考。在推动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马克思关于我们所有的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让物质力量具有理性的生命,而人类的生命则变成愚钝的物质力量的警告。21世纪的智能技术、生物技术等开启了人与技术的融合,进入了人与技术的新关联时代,为人文主义提供了新的技术语境。因此,技术哲学应该继承传统人文主义对人的本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的探索,但这种探索不是从人与技术的对立中,而是从人与技术的融合角度来看人的自由、人的地位、人与技术的界限、技术管理和决策等哲学依据。这个观点不是强调技术对人的强烈渗透,强调技术的地位,而是为了在新技术背景下保护人的本质提供理论框架,指导技术能力,警惕人被技术取代和埋没。综上所述,在技术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技术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技术哲学必须通过跨学科的协同作战和技术哲学本身的独特性开辟哲学解码技术之路,在技术审视的基础上,走向规范和领导,以慎重的哲学姿态拥抱技术。

更多推荐

【遴选面试技巧】低分进面就一定是炮灰吗?

2024-03-27 15:48

近三年山东省直机关遴选考题分析VS部分地市遴选考题分析

2024-03-12 17:01

【遴选素材积累】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赓续绵延

2023-12-18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