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建设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享有的社会管理共同体。建设社会管理共同体,需要发挥各种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主导性、创造性,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入推进,各种新媒体在通过大众参与社会管理渠道,构建多样化的社会管理平台,收集各方面的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效能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推进社会管理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发挥媒体融合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解读分析】
巩固用户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激发人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用户是发挥全媒体作用、促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媒体融合的发展应该着眼于扩大用户覆盖面,实现终端跟随人,信息围绕人,为整个媒体帮助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用户基础。坚持互联网思维,优化配置优质内容、先进技术、专业人才、项目资金等资源。坚持移动优先,形成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面广的移动通信和服务矩阵,不断推出形式新颖、内容优质、服务精准的移动产品,提高用户到达率,充分利用新技术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打造互动平台。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单向信息传播已经转变为双向、多向互动。用户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在媒体整合的发展中,要加强媒体与用户的联系,创造更多更好的有利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互动平台。高度重视网络、终端、微屏等终端建设,推动单向沟通向互动、服务型、体验式场景转变。简化用户参与社会治理的流程,降低用户参与成本。加强对用户习惯和偏好的研究,优化用户交互体验,形成高粘度、高频率的交互平台。
重点治理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媒体融合开辟了新的空间,也为提高社会治理效率提供了重要支持。要以先进技术引领和带动媒体融合发展,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新技术前瞻性研究和应用,为社会治理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提供更多媒体融合平台,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可预测性和准确性,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网络谣言、用户隐私泄露、大数据杀戮、网络暴力等问题给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媒体整合的发展应围绕社会治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着眼于社会和用户的可持续发展需求,以提高用户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帮助用户解决后顾之忧,积极为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出贡献。
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拓展用户线上线下参与社会治理的深度,推动“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业务”发展,提升全媒体服务水平。比如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特别是重大传染病时,各类媒体可以通过构建线上线下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和帮助线索,帮助解决群众面临的实际问题。在新冠肺炎抗击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一些新媒体平台组织公益物品直播,汇集社会各界资源,满足市场和用户需求,努力为人民提供更丰富、更高效、更便捷的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