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政策解读

华图教育 2020-12-06 13:23

一、【背景材料】

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汽车工业正进入一个百年未变的大变革时代,汽车与信息通讯、能源等领域的融合加速,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面临挑战,各国纷纷加强统筹规划,进行系统布局,努力抓住机遇,把产业发展推向更高水平。自2019年2月起,经国务院批准,工信部与中央财办、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12个部门组成编写小组,正式启动了规划编制工作。这一点在2021-2035年的规划期内是明确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深入基层企业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并征求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专家咨询委员会、地方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及相关行业组织、重点高校、企业等方面的意见。并公开征求意见,专门组织召开了政协智囊团座谈会听取意见,汪洋主席等政协有关领导亲自参加了座谈会。该计划的制定充分听取了各方意见,广泛凝聚了汽车行业、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共识。该规划的出台,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之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一项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解读分析】

该计划包括5项主要任务:

首先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坚持整车与零部件并重,加强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升动力电池、新一代汽车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工业基础能力,促进电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发展。还存在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问题,这一点在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二是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应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龙头,加快开发和应用汽车操作系统,建立动力电池高效回收系统,强化质量安全保障,促进形成产业共融、分工协作、利益共享的新生态产业体系。

三是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深度融合,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交通运输系统和城市智能化水平,构建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充换电、加氢、信息通信、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互联互通水平,同时鼓励“换电”等商业模式创新,创造良好的使用环境。

五是深化开放与合作。我们要坚持“开放融通、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深化在研发设计、贸易投资、标准法规等领域的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新优势。

该计划的主要亮点,可概括为“四新”:

第一,适应新形势。从《2012年规划》中的电动化为主,向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现在提倡“三化”。

其次,适应新的要求。与《2012年规划》相比,该规划进一步明确了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路线选择等方面的主体地位,而政府就是要更好地发挥其在完善标准法规、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确定新的发展方向。该规划提出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销量中所占比例将达到汽车总销量的20%左右”的新目标和“到203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质品牌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远景目标。

第四,提出新的发展途径。该计划从内容上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是根本,融合发展是关键,开放合作是途径,延续和深化了该计划的“三纵三横”研发布局。"三纵"是指纯电动车、插电式混动车、燃料电池车,"三横"是指电池和管理系统、电机和电力电子驱动、网络连接和智能化技术,更注重与国际接轨。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