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为人类走出至暗时刻指明方向

华图教育 2020-12-04 18:06

一、【背景材料】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严峻挑战,也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抗击疫情不仅是维护全人类健康和福祉的战斗,也是维护世界发展和繁荣的战斗。人类没有退路。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审时度势,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发表重要讲话,提出面对疫情,“必须践行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理念”,“加强团结,同舟共济”,“制定全面规范的防控措施”,“关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这四个命题既凝聚了中国抗疫斗争积累的宝贵经验,又为全球抗疫的难点提出了解决方案,犹如黑夜中的灯塔。

二、【解读分析】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全球抗疫必须践行的重要理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不会再来。在指挥中国战“疫”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从出生仅30多个小时的婴儿,到100多岁的老人,为挽救每一个生命倾尽全力;从组织为武汉人民供应活鱼,到聚焦“六稳”、“六保”,为呵护人的价值和尊严不懈努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鲜明的底色,也是中国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的根本遵循。当前全球疫情严峻,截至9月24日累计确诊病例超31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97万例。在沉重的数字面前,没有任何议程比挽救人的生命更重要;没有了生存权,什么权利都无从谈起。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才是遏制疫情蔓延、切实保障人权的应有之举。

加强团结、同舟共济,是打赢全球公共卫生保卫战的必由之路。疫情以生命作为代价启示我们:各国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与共,任何国家都不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从他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如果以邻为壑、隔岸观火,别国的威胁迟早会变成自己的挑战,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是人间正道。中国积极投身国际抗疫合作,同各国分享抗疫经验和诊疗技术,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确保全球抗疫物资供应链稳定,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不断贡献中国力量。反观个别国家,唯我独尊、甩锅退群,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企图推卸责任、转嫁矛盾,严重破坏国际社会团结合作的大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各国应秉持科学精神,反对政治化、污名化,充分发挥世界卫生组织关键领导作用,推进国际联防联控,相向而行、同心协力,才能打败疫情这个人类共同的敌人。

制定全面和常态化防控措施,是世界经济复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疫情防控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消耗战,不能有丝毫疏忽懈怠;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验着各国的智慧和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疫情形势变化,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毫不放松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动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中国经济发展稳定转好,生产生活秩序稳步恢复,二季度GDP由负转正、同比增长3.2%,成为疫情发生以来第一个恢复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还承诺两年内提供20亿美元国际援助,助力各国抗疫斗争和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当前世界经济面临“大萧条以来的最严重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急剧跌入负增长,增速为-4.9%。各国要在做好全面和常态化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商复市复工复学,创造就业,拉动经济,恢复经济社会秩序和活力。关心和照顾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就是帮助各国自己。病毒无国界,只有每个国家都控制住疫情,全球才有共同安全可言,帮助发展中国家就是帮助各国自己。中国全力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抗疫行动,还承诺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国际社会要伸出援手,在减缓债务、援助等方面采取及时和强有力举措,确保落实好《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更多推荐

【遴选素材积累】快来这里看大作文素材

2024-03-11 15:37

【遴选素材积累】背!人民日报发布的经典金句

2024-03-07 1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