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地区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湖北 河北 海南 黑龙江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山西 天津 新疆 西藏 云南 浙江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遴选备考> 备考详情

【中央遴选政策理论】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

华图教育 2020-12-03 20:22

一、【背景材料】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应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提高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应性,打通经济循环的瓶颈,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性,使国内市场成为最终需求的主要来源,形成以需求为牵引的供给与供给之间的高层次动态平衡。建构新的发展模式,是与时俱进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它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和战略规划。

二、【解读分析】

早在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提出了创新构建发展新格局的重要论断。总书记指出,“国内流通越顺畅,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吸引力越大,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流通为主体、国内国际双流通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构建新的发展模式,核心是平稳国民经济周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加入了国际流通,市场和资源“都在外面”,形成了“世界工厂”的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反全球化趋势加剧,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进一步加剧了反全球化的趋势。中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国际循环明显减弱。经常账户盈余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7年的9.9%下降到现在的不到1%。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中国,更多地依靠国内市场来实现经济发展。正是在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深刻洞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建立完整的内需体系关系到中国的长期发展和长期稳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当前应对疫情影响、保持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需要”。

中国在平稳国民经济循环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大国经济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内部循环”。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人口4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居民消费的优化升级,结合现代科技和生产方式,蕴含着巨大的增长空间。从2008年开始,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7年内超过100%。总书记明确要求,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础,使生产、流通、流通和消费更加依赖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明确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战略方向,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动态平衡。国民经济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体现在消费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重要基础”。总书记对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要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作为重要政策目标,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由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的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机制;第二,要扩大人力资本投资,让更多普通劳动者通过自身努力进入中等收入群体。

新的发展模式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通过促进国内经济周期的形成,我们可以更好地吸引全球资源要素,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提高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形成新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扩大内需和对外开放并不矛盾”。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继续上升,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其他国家提供的市场机会将更加广阔,这将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更多推荐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_遴选笔试备考

2024-03-25 16:46

【体制杂谈】体制内这十个部门千万不要去!

2024-01-02 15:12

建设海洋强国,用好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_地方遴选政策理论

2022-10-09 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