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战略部署进行了系统谋划,明确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要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就必须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准确把握我国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模式,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解读分析】
深刻认识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据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以现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1兆美元,超过日本5.7兆美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2011年,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达到顶峰,然后进入负增长。这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更加成熟的发展阶段。从经济发展的长周期和全球政治经济的大背景来看,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口红利减弱,传统增长动能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经济增长速度相应下降。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全面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一系列改革和工作部署,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从供给侧提高GDP潜在增长率的良好效果。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也明显增强,系统风险和增长速度没有大幅下降。2010-2019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7.4%,约为全球经济增速的2.6倍,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平均增速的1.6倍,高收入国家平均增速的3.9倍。同时,经济增长共享性明显增强,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GDP实现同步增长。2020年,我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消除贫困,历史上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十三五计划圆满结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胜利。
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更加针对性地根据更高的要求不断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破解新发展阶段面临的经济发展挑战和制约,解决一系列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周期性、体制性问题,培养强有力的持续发展新动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201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276美元,比中等收入国平均水平(9040美元)高13.7%,接近高收入国家集团的下限水平(12235美元)。从经济发展能力和条件来看,我国经济有希望,有长期稳定发展的潜力,到十四五末达到现行高收入国家标准,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两倍是完全可能的。在新发展阶段的第一个五年打下坚实的基础,再经过两个五年的努力,我国将在2035年如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用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危机并存,危机中有机,危机转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我们要以辩证思维看待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新挑战,准确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落实党中央在十四五和更长期的各项战略配置,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天的世界经历了一百年没有的大变局,重要的标志是世界经济结构更加多样化,继续呈现分化和量变倾向。从2010年到2019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世界比例从9.2%上升到16.4%,发展中国家的比例也从31.1%上升到37.3%,在此期间,中国GDP的增长对世界和发展中国家的贡献率分别为28.9%和51.6%,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新冠肺炎的流行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加快了世界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全球经济深度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冲击,治理亏损、信任亏损、发展亏损、和平亏损仍在扩大。单边主义、守护主义、霸屏行为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全球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国发展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也经历了深刻的阶段性变化,发展的基本面长期良好,但面临着许多前进困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是认识新发展阶段的关键。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持续发展具备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但发展失衡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还不能充分满足。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任务越来越重,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在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创新能力、稳定农业基础地位、缩小收入分配和区域发展差距、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民生短板、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任务艰巨紧迫。面对新形势的新任务,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有效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更有针对性地将我国发展的各种潜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和韧性。正确理解变化,科学应对变化,积极寻求变化,必须充分利用改革的重要把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充分利用改革的重要把戏,才能避免被困难牵着鼻子走,在新的发展阶段走出创新的发展道路。